本报讯(记者 张警)近日,遵义市务川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在柏村镇长脚村组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3、2、1,开始放鱼……”随着倒计时结束,马颈河迎来了新的生命,45万尾鱼儿顺利通过塑料滑道,游入了它们的“新家”。
此次增殖放流采用人工放流的方法,旨在补充水域生物资源,优化生物群落结构,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实现“水养鱼、鱼净水”的良性循环,构建完整的水生态系统。技术人员在现场按照技术规范,对鱼苗进行质量检测、运输和放流,确保每一尾鱼苗都能在新环境中健康成长。本次放流的鱼苗总数达45万尾,其中草鱼17万尾、白甲鱼4万尾、中华倒刺鲃24万尾,鱼苗规格均在10至15厘米之间。这些新生鱼苗的投放,将为马颈河中华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生态恢复提供有力支持。
务川自治县畜牧水产服务中心主任杨惠洁表示,将结合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和禁渔政策,持续强化管理和执法力度,确保增殖放流的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