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权若青
作为专注城市发展十年的省政协委员,刘晓星最受鼓舞的事情是看到了“新基建”在过去一年的蓬勃发展。
在去年召开的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刘晓星带去了关于《贵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提出了构筑优质数据集、开放多领域应用场景助力AI行业大模型在本地实现产业生态聚集、构建AI人才支撑培养计划的措施建议。相关提案办理部门认为,目前全省公共数据共享利用的机制已逐步完善,矿山、气象、医疗等领域正加快推动行业大模型应用,提案中的建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同时,刘晓星欣喜地看到,过去一年,贵阳贵安数字“新基建”取得全面突破。特别是算力方面,贵阳贵安坚持“存算一体、智算优先”,引进华为、腾讯等智算中心,打造以昇腾为核心的智算集群,算力规模达53Eflops,智算占比超95%,成为中国国产化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当前,全国算力“一张网”正加速形成,“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地区正开工建设或投入运营一批数据中心项目。
刘晓星在贵州贵安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任职期间,一直密切关注智算中心的发展趋势。“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算力作为其重要的‘底座’支撑,在各行业发展过程中的赋能作用日渐凸显。”
而如何将算力高效运用,并延展至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正是刘晓星过去一年的履职重点。
在走访调研中,她发现,贵州数据中心及算力设施投资不足、技术创新滞后、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有待探索,另一方面,数据孤岛现象依然存在,缺乏统一数据格式和接口标准,数据交换效率低下,安全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在她看来,这些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逐步解决,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更多在于思想的解放和政策的引导。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算力大战在继续,规模化越来越明显。”刘晓星今年的提案依旧围绕大数据产业发展,她说,“可参照其他省份对算力数据中心建设的支持政策,构建区域算网调度平台,给予数据中心绿色能源供给优惠政策,制定近远期发展规划,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加强与其他地区交流合作,一步一个脚印推进贵州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