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诗雨
新年伊始,走进位于黔西南州兴仁市巴铃重工业园区的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现代化厂房巍然矗立,智能化设备加速运转,一派欣欣向荣。
回想起公司发展的瓶颈期,相关负责人记忆犹新,“当时,公司运转虽稳定良好,但想要升级发展,购买电解铝产能指标是当务之急,但因指标价格飙升,购买费用巨大,成为制约发展的难点痛点。”
为及时解决企业资金难题,支持省级龙头企业长效发展,贵阳银行总行、分行、支行三方共同协作,制定出高效专业的金融方案,大胆创新授信模式,成功向该公司发放贷款6亿元,用于购买电解铝产能指标,全力保障企业融资需求。
在黔西南州,像这样引得金融活水,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例子不在少数。
近年来,黔西南州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黔西南金融系统围绕辖区铝及铝加工全产业链条,加大对链主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金融支持。创新驱动优化授信准入,切实解决产业链条信贷融资、账款结转、技术升级、信用增进、环保达标等系列难题。
贵阳银行黔西南分行将电解铝产能指标的法院竞拍价作为授信额度核算基准,支持兴仁登高9.5亿元竞拍购买23.6万吨电解铝产能指标,解决企业产能缺口;
中国建设银行黔西南州分行将铝锦商贸公司原计划支付的1.5亿元货款作为保证金,为其办理保证金比例50%的3亿元银行承兑汇票,满足企业快速扩张需求;
一汪汪金融“活水”不断注入工业产业项目,黔西南“铝”朋友更靓,全州新型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黔西南州不仅在企业纾困上下足功夫,用实际行动勾勒出一个个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案例。同时深入探索绿色金融服务新模式,为生态建设与经济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2017年以前,由于万峰湖过度养殖,网箱、水上餐厅、钓鱼棚等数量急剧增多,水体水质一度恶化,让万峰湖黯然失色。
为了让湖水得以新生,还群众一汪清泉,拆网箱养鱼、治河流污染、建污水处理项目……一项项治理措施迅速落实。
黔西南州创新打造“公益诉讼+绿色金融”协作机制,推动万峰湖生态治理出新绩。中国人民银行黔西南州分行与黔西南州检察院共同建立金融服务和公益诉讼线索交流会商机制,从银行端和检察院端收集名单,对符合“公益诉讼+绿色金融”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提供资金支持,通过信息共享共用,推动解决融资难题,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同时,持续指导中国建设银行黔西南州分行以巩固万峰湖公益诉讼为契机,建立“金融+生态”的发展模式,生态修复万峰湖流域。依托支持中小企业带动渔民通过陆基循环水生态养鱼、渔民专业种植养殖等方式,打造金融支持万峰湖乡村振兴生态样板。
截至2024年8月,中国建设银行黔西南州分行赋能万峰湖沿湖2个县(市)40个乡镇渔业养殖、高粱种植、蔬菜种植加工配送、湖岸生态旅游,累计对万峰湖流域20户大中型核心企业投放贷款20.86亿元,支持沿湖小微企业、农户发展精品水果、蔬菜种植,共享绿色生态发展红利。
如今的万峰湖上,微风习习、碧波荡漾。湖两岸万峰叠翠,峰水相映,瓜果飘香。
同时,黔西南州金融系统不断加大对万峰林景区、贵州醇景区、云屯生态体育公园等景区的支持力度,为黔西南州文旅产业提供金融支撑。
中国工商银行兴义分行发放州内首笔独立收费大桥项目贷款5.5亿元,支持全省首座设置城市轨道交通空间和旅游观光通道的悬索桥梁金州大桥建设。
云屯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3.18亿元,项目应付款及垫款金额较大。中国农业银行黔西南州分行以贵州万峰(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作为核心企业开办“保理e融”业务,为该公司的5户上游供应商提供贸易融资支持,满足上游供应商资金周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