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扎实推进共同现代化试点工作

周真刚

榕江作为多民族聚居县,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20年底整县实现脱贫摘帽,现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火爆全网的贵州“村超”发源于此。2024年6月,榕江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5个共同现代化试点地区之一,在这片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大地上,在党和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榕江在前期发展基础上,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领导是共同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坚定思想引领。榕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聚焦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健全体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体系建设,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家风家训“四结合”,团结一心争创优秀业绩、勇当时代先锋。形成工作合力。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各单位、各部门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细化分工落实。全县上下将推动共同现代化试点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明确工作任务、阶段性目标、方法步骤、完成时限和工作要求等,切实推动各项工作按时有效落地落实。

人民至上是共同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榕江坚持系统谋划、整县推进,动员各族群众开展“我为村超干点啥”“如何守护村超”“我为村超氛围营造做点啥”等活动,引导全县干部群众集思广益、献计献策,让全县人民成为“村超”品牌参与者、创建者、安全员、宣传员、守护者、受益者,营造起“人人都是形象大使、处处体现流量担当、事事关系‘村超’品牌”的良好社会氛围,有效激发了全县干部群众的热情。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赢得认可。榕江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创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足球作为文教体旅融合发展的第一战略、第一事业、第一产业,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大力发展超好吃、超好住、超好行、超好游、超好购、超好玩等“超能经济”,推动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共享改革成果。

融合创新是共同现代化的有力支撑。融合创新“村超+”。借助“村超”平台,依托“村超”品牌影响力,将巨大的村超流量转换为经济流量促进群众增收,以足球为媒、文化搭台、经贸产业唱戏,用数字媒体作为传播手段,创新推进乡村足球的“乐子”转化为共同现代化的“路子”。融合创新“互联网+”。实施“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的“三新农”新媒体电商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培育本地网络直播团队和新媒体主播,抢抓获评“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示范点契机,打造线上农特产品商城,引入“村超”授权联名优质农特产品和非遗产品,逐步将榕江孵化为新媒体电商产业集散地。创新人才“引育用留”机制。深入实施“银龄计划”“青村计划”“富才计划”“榕归计划”“导师计划”,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名人、学者、专家汇聚榕江,积极吸引全国各地高学术退休人才、青年师生、致富能人、专技人才,构建人才聚集平台,加速高素质人才流动,为榕江发展吸引流量、注入智慧。

民族团结是共同现代化的人心基础。榕江各级各部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动担当作为。围绕项目规划、产业政策措施等方面,出台系列文件,明确各领域全过程建立评估监督机制,将“三个意义”评估作为出台规划、政策措施等有关重大决策作为前置条件,纳入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相关决策,并在产业推进中全程参与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充分发挥资金项目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有形有感有效推动榕江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着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建立起一套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机制。创新推出“榕易融”服务管理机制改革,增强新市民归属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促进了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促共融。搭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超”平台,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族群众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增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2025-01-10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3703.html 1 扎实推进共同现代化试点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