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省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与推广成果丰硕

地方品种“羊”帆启航

黔北麻羊。(资料图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云开

黔岭叠翠羊欢跃,科技创新启新程。

我省独特的地理、气候和资源造就了特色的地方羊品种。近年来,我省肉羊产业立足本土特色,围绕地方品种,推行“主管部门+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企业+家庭牧场”的发展方式,强龙头、补短板、聚集群、创品牌,逐步构建起现代肉羊联合攻关体系、育种繁育体系、饲草保障体系和生产经营体系,走出了一条“产学研耦合、育繁推一体”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攻芯片

遵义市习水县富兴牧业有限公司是我省地方品种肉羊养殖规模最大的企业,常年存栏黔北麻羊6000只以上。2023年,该公司获批成为我省首家农业农村部批准的国家羊核心育种场,标志着黔北麻羊品种保护和育种工作迈上新台阶。

“养羊,越来越有干头了。”富兴牧业负责人赵文金说,该公司一直致力于黔北麻羊的保种育种、种羊生产推广和标准化养殖,在省肉羊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指导帮助下,经多年培育,现在的黔北麻羊比以前长得快、生得多。

2024年以来,依托富兴牧业,省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与改良团队稳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黔北麻羊产羔率提升关键技术研究》的实施,持续开展黔北麻羊选育提高和新品系培育,取得多项成果。比如,进一步扩大了黔北麻羊全黑肉用新品系基础群,种群规模新增224只;挖掘黔北麻羊优势特色基因,筛选获得与繁殖性状相关的基因4个,开展体内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对公羊繁殖性能研究,建立了一种提高山羊精液品质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开展同期发情试验示范,明确了最佳定时输精时间范围……通过项目的实施,黔北麻羊“品种选育—良种扩繁—商品养殖”的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转成果

养殖技术的创新是肉羊产业迭代升级的保障,不断丰富“技术工具箱”是肉羊科研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管彦坤是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二塘镇养殖大户,他的600多只黑山羊以放牧为主。往年,到了秋春季节,草地资源不足,羊掉膘严重。去年,在省肉羊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建议下,他尝试种植“绿肥”来解决这一问题。

“这种草八九月份撒上,十一二月就可以割来喂羊,营养好,母羊吃了奶水也足,来年春天还能晒干打成草粉慢慢喂。”管彦坤说。

管彦坤种的“绿肥”是高蛋白饲草新品种——威宁光叶紫花苕,2023年通过省草品种审定,目前转化应用的推广面积已达到5000亩左右。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通了科研与产业的“最后一公里”,连接着创新与实践。2024年,省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7项,成果涵盖产业链条各环节,比如:“山羊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主要在有条件的规模场转化应用,可大大减少种公羊养殖成本;“山羊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的应用成功制作了3000剂黔北麻羊和1000剂黑山羊冻精,为地方品种保护与良种推广奠定了基础;“家庭羊场高效生产技术”“高蛋白饲草光叶紫花苕种植技术”入选2024年度省级农业主推技术,助力家庭羊场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菌酶协同发酵饲草青贮加工技术”可有效提高青贮发酵品质;“中草药羊蜱抗虫剂专利”的应用相比化学类农药杀虫剂更加安全;“山羊痘基因工程疫苗”立足本土毒株研发,针对性强、效果确切……

这些年,贵州旅游“井喷”,贵州羊肉粉频频出圈。到底,贵州羊肉怎么样?

好吃!这是国家肉羊体系岗位专家、国家科技特派员、中国农业大学罗海玲教授团队的结论。

去年,罗海玲教授团队在铜仁市沿河自治县实施《贵州白山羊肉质研究》项目,历时7个月的饲养试验,采集样品4000余份,从表观到分子对贵州白山羊肉质进行了全方位的测定与衡量,系统回答了贵州白山羊好吃在哪儿、为什么好吃的问题,为贵州山羊品牌创建奠定了一个好基础。

强服务

李兵向的养羊经历一波三折。

“一开始在网上学技术,踩了很多坑;后来得到专家的指导,技术上越来越有底了;现在有关养羊的培训,我都想去学,县里还推荐我去贵阳上课呢。”

在农技专家的帮扶指导下,李兵向已是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小有名气的养羊能手。

近年来,省肉羊产业技术体系不断深化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深度融合发展,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24年以来,组建省、县(市)两级技术服务团队8个,开展产业调研9次,在威宁、习水、沿河等20多个县(市)开展技术指导服务135次,免费发放种羊、草种、科研试制产品等总价值约5.3万元;在贵阳、威宁、沿河等地组织开展技术培训14期,累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583人次、农户(养殖户)732人次。

--> 2025-01-09 省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与推广成果丰硕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3640.html 1 地方品种“羊”帆启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