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锤炼大抓产业的责任担当

李海钦

大抓产业,着眼在“大”,要求以更宏阔的视野谋划产业、更强有力的措施推动建设、更周到的服务保障生产经营,通过一个个项目串珠成链,把产业的“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时间标注奋斗的足迹。

新年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召开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推进会,明确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是今年全省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发出了动员令。

1月6日,产业发展再传喜讯。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启动场平,成为贵州“新年第一会”后舞动的项目“龙头”。项目所在地织金矿产资源丰富,依托项目在一体化方面的构想,织金乃至毕节工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升级。

产业是发展的支撑。近年来,全省各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围绕主导产业抓招商引资、抓项目建设,“富矿精开”深入推进,“六大产业基地”建设蹄疾步稳,“3533”重点产业集群跃动而出。遵义巩固酱酒良好发展势头,依托铝土矿和萤石矿推动铝加工产业、氟化工产业迈出新步伐;六盘水坚持“两条腿”走路做好煤的原料和燃料文章,煤化工发展风生水起;铜仁依托锰资源大力发展锰加工,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发展;黔南依托丰富的磷矿资源,磷化工和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抓产业就是抓发展,大抓产业就是大抓发展。眼下,各级干部抓产业促发展的思想认识更加统一,对抓什么产业、怎么抓产业的方法路径更加清晰。如何鼓足干劲持之以恒大抓产业,成为需要解答的课题。

产业、项目、招商,各有不同但俱为一体。产业是项目的内容,项目是产业的载体,而招商是推进项目建设、实现产业发展的路径。一个地区产业的培育发展离不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抓产业是对一个地区资源精细挖掘、精深利用的过程,是一个优化生产组织、完善产业生态的过程,更是一个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的过程。大抓产业,着眼在“大”,要求以更宏阔的视野谋划产业、更强有力的措施推动建设、更周到的服务保障生产经营,通过一个个项目串珠成链,把产业的“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用动态视角深耕静态资源。产业发展所依托的资源是大自然赠予的宝贵财富,资源要素往往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静止稳定状态,但是资源的市场需求、开发技术、生成的产品类型等会随着科技进步、市场变化、产业链条等产生动态变化,这种动态变化就是机遇所在、竞争优势所在、发展潜力所在。

实践中,针对矿产资源优势,我省探索出“富矿精开”有效路径,一大批优质工业项目落户贵州,利用省内资源相互耦合乃至与外来资源在更大范围耦合,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大抓产业,用动态视角深耕静态资源,抢抓动态变化中迸发的发展机遇,结合发展定位、规划布局,在产业链、供应链上做文章。

用全局的眼光分析局部定位。全局与局部,往往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在产业发展中,产业、项目往往青睐资源禀赋良好、产业基础雄厚、发展条件优良的地方。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地方就只能“站在路边鼓掌”“搬起凳子看热闹”,而可以利用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自身独特条件实现错位发展。

比如,被视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低空经济,就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以及综合服务等方面。抢抓低空经济产业“风口”,深挖“空中资源”、竞速“低空赛道”,各地可结合自身情况,在产业上游、中游、下游中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乘“风”而起。大抓产业,就要坚持规划引领,立足全局谋一域,各个局部错位发展、有机融合,避免“内卷式”竞争,才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享发展机遇。

大抓产业位居“三个大抓”之首。以“头等力度”做好“头号工程”,要致广大而尽精微,突出规划引领、集聚集约布局,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力度不减,以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战斗姿态,把产业发展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上,定能以高水平的产业发展、高质量的项目建设、高效能的招商引资,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再上新台阶。

--> 2025-01-08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3552.html 1 锤炼大抓产业的责任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