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缨
积极乐观、总是发出爽朗笑声的黔东南州镇远县黔康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乃红,从流水线工人到自主创业办厂,只用了一年时间,但不久却因种种原因遭遇了亏损……第一次创业,跌跌撞撞5年,电视剧里演的一名企业家成长必须经受的坎坷、艰辛,基本上全在许乃红身上亲历着。
2013年,稳妥起见,先期独自回老家试水种天麻已有两年半的许乃红,决定卖掉江苏苏州那边的纺织厂,回到家乡镇远县羊场镇,正式开启第二轮创业——种天麻。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2015年,许乃红牵头成立了镇远县黔康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吸纳培养40余名天麻种植年轻技术人才,并建立技术研究基地;2018年,公司被评为黔东南州扶贫龙头企业,辐射镇远12个乡镇种植天麻2.43万亩,带动362户农户共同致富;2022年,黔康源天麻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入选第五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许乃红获“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省农村致富带头人”“贵州省优秀春晖使者”“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称号。
此次采访正逢天麻采收季。每年这一时期,只要许乃红不外出,办公室里总是聚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们。他们房子就租在附近,大伙儿天天过来蹲守,这位老板提一声“明天可以给我装一车吧”,那位老板来一句“能不能先装我那车”……许乃红描述着办公室里上演的天麻市场供不应求的生动场景,信心十足。这些客商,有做药厂的,有做中药材市场的,近两年更添有做药膳餐饮的生力军。2023年11月起,天麻被正式纳入“食药物质目录”,天麻可以上餐桌了,食用产业将让天麻市场迎来又一个更好的发展时机。
基地上、市场中十几年的摸爬滚打,许乃红有了一套成熟的“生意经”:“做生意,做的是人品,靠的是责任!”他认为,这种责任既包括对产品的优化创新,也包括对种植户收成利益的保护。
作为一个心中总是有梦想的人,岂会满足于眼前的风景?正当许乃红思量着公司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时,也就是两年前,他遇上了一位重要的合伙人——来自湖北恩施、与天麻打了30多年交道的杜宗兵。两人因“打造天麻品牌”的共同理想而走到一起成为合作伙伴。
他们的贵州天麻品牌塑造之路从发展基地起步,以种植和管理都已经相当成熟的羊场作为根据地布局,从老百姓接受度较高、发展较易推广的、有天麻种植基础的老产区毕节等地开始辐射,目前,与公司合作的基地已涉及12个,达到近10万亩的规模。下一步,公司将以羊场为核心点,打造一个全省集散地、一个贵州天麻的地标所在,统一种植管理、统一市场收购,以直销点或者代理点的方式统一销售渠道……
对于许乃红来说,关于天麻的品牌梦想之路才刚刚起步。道阻且长!但这就是许乃红,一个怀揣梦想的人,永远都在路上。因为他坚信:只要出发,就会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