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避暑贵州、漂流贵州、徒步贵州……一个个生态旅游新业态擦亮了“多彩贵州”招牌。当来黔的游客纷纷感叹“人生值得”时,当地老百姓卖生态、卖风景,卖得风生水起。
绿茶、黔菌、镇宁蜂糖李……一个个绿色农产品成长为市场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贵字号”品牌。这些农产品南下北上、四面出击,用一个个“点绿成金”的实例,破解着“生态与贫穷伴生”的魔咒。
今天的贵州,以生态之美厚积发展之势,让“两山”理念徜徉在如画山水间、奔腾在绿色产业里,越来越多护好生态的老百姓端起了生态饭碗,用另一种方式续写祖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故事。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90年前,红军在赤水河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经典战役——四渡赤水。
90年后,当年的红色故事仍在赤水河畔传唱,近千家酱香型酒企聚集在这里,产值破千亿元。如今的赤水河,不仅是英雄河,更是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
满目青山夕照明,伏枥仍存万里心。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利益导向机制。山还是那些山,河还是那些河,“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生动故事不断在黔贵山水间上演,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的“绿色存折”,构建起“绿富美强”的贵州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