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绍莉
2024赛迪西部百强县日前发布,贵州上榜10县,与“到2027年,我省中国西部百强县达15个以上”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发力县域经济,一年前,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县域工业提质增量、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县域旅游业提质增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激发县域发展动力活力,提高县域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一年来,息烽、开阳、瓮安、福泉、玉屏(大龙)、兴义(义龙)等县份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风生水起,仁怀、习水、金沙、赤水、桐梓等县份的重点酒企技改扩能有力推进,织金、金沙、盘州、兴义、兴仁等县份布局建设的能源产业强势崛起,还有榕江的“村超”、荔波的小七孔、正安的吉他、锦屏的羽毛球持续出圈走红……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枢纽、小城镇为节点的区域经济,是我省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重要支撑。当前,省内各县份围绕“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和所在市(州)主导产业,聚焦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潜力,大力发展各自的主导产业,编制完善“一图三清单”,县域主导产业支撑带动能力正显著提高。
产业升级
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卖酒,已不是仁怀经济发展的全部,当地正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努力做好酒旅融合发展大文章。一段时间以来,仁怀市内各大酒庄深挖酱酒传统文化,结合新技术、打造新场景,不断丰富酒旅特色文化产品供给,将酱香工艺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升级旅游业态,唤醒了酱香酒市场新活力。
兴仁,不产铝却因铝而兴。依托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铝液的生产能力和已建成的1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兴仁经济开发区相继引进上游企业——年产45万吨阳极碳素的贵州路兴碳素新材料有限公司,下游企业——年产10万吨铝基合金板带材及精深加工的贵州骅骏铝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只轮毂的贵州龙凯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铝业企业,逐渐形成了上中下游产业互联、企业互惠、利益互动、市场互通的产业集群。2024年1月至10月,兴仁经济开发区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产值达到148亿元,同比增长27%,在兴仁市规上工业总产值中占比超过70%。
大龙经济开发区立足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建设锰系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实现了产业布局从点到面的转变。目前,大龙经济开发区已形成电解二氧化锰、高纯硫酸锰以及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等锰系新型材料为代表的上下游加工产业链。截至2024年11月,开发区出口额已达17亿元。
推动县域工业提质增量,各县份主导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价值创造及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根基得到进一步夯实。
城乡并进
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
县域,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单元。培育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
“去年,我们顺利签下了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的订单,最近还新增了白俄罗斯的订单,总额达到200万美元。”岑巩县民丰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寿这几天正忙着发货,他们的柚子将搭乘中欧班列发往俄罗斯等国家。
去年,岑巩县以“乡村外贸”首批试点县为契机,以岑巩县民丰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试点,以思州柚等地标产品为小切口,大力发展农特产品出口贸易,示范带动了县内及黔东南州其他农特产品搭乘国际外贸列车出口,在外贸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样以小切口走向大市场的还有大方小豆干、凯里酸汤、威宁苹果等,它们都有力激发了县域经济的澎湃活力。
农特产品出山出海还离不开电商的助力。冬日的独山县云仓运营中心一片繁忙。“我们这里每天打包的快递有5000到8000件,卖的是县内各类农特产品,按照‘云仓+电商+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一体化运营,可快速销往全省各地。”该云仓负责人说。
近年来,独山县免费为电商创业者提供场地、提供培训机会、提供服务。目前,该县已培训1.2万余人次,培育电商人才超1000人,在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电商运营等环节就业人数达4000余人,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持续扩能。
一年来,我省围绕“内贸围着电商干”的工作思路,狠抓电商产业发展,成效显著。2024年上半年,全省网络零售交易额549.9亿元,同比增长64.2%。
做优服务
要素保障更加深入
为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全力推动能矿装备制造业发展,红果经济开发区成立5个服务专班,制定“一企一策”,2024年累计帮助5家企业获得贷款,并提供代办服务20多次。良好的营商环境引来越来越多企业。目前,已有44家(其中规上企业23家)能矿装备制造企业落地发展,形成了掘进、钻探、支护、锚固、运输等成套设备制造和配套零部件生产的煤机装备制造产业链。
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到优化政务服务,再到落实各项助企惠企政策,我省持续为企业厚植发展沃土——提升企业准入服务效率,企业开办时间控制在1个工作日内,实现政府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66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38个工作日以内;提升“企业之家”服务质效,2023年以来累计处理各类需求7.3万个,为8.4万家企业提供联动式政务服务,发布惠企政策5.9万项;建成贵州政务服务网“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全省109个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一件事”综合受理窗口,累计办件量225万件……
“依靠‘梵净生态账户’获得的低息贷款,才把这个项目弄起来。”铜仁市江口县金山充电站老板杨通永说,去年,他顺利拿到了一笔低息信贷才建起目前的充电站,运营以来效益不错。“梵净生态账户”实现了该县生态产品价值可度量、可抵押、可变现的目标,让经济绿色发展多了金融力量,为该县相关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运营资金保障。
一年来,我省大力加强县域财源建设和要素保障,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县域增设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适当下放授信审批权限,加大县域信贷投放力度,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同时,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信用评价结果运用,以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推动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