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七星关区阴底乡

林下天麻带富乡亲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夏民 杨锦焘 实习生 王敏君

1月1日,深冬的寒风夹杂着些许毛雨,乌蒙山深处云遮雾锁。驱车翻过几座大山,记者来到毕节市七星关区阴底乡高潮村的天麻种植基地。

工人们戴着手套,正小心翼翼地从地里将一个个天麻刨出,装箱发往外地。“现在已是天麻采收尾声,预计2月全部采收完毕。临近年关,价格越来越好。”种植大户顾尚虎轻轻从地里拿起一个天麻介绍,这是红天麻和乌天麻的混合种,产量高、天麻素足,深受市场喜爱。

顾尚虎原本在外地打拼,承包建筑工程。2022年,他看准家乡的林地资源和中药材的火爆市场后,决定回乡发展。

“我们这里有种植天麻的传统,但没有形成规模。这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中药材产业,收购天麻的商人越来越多,市场非常好。”顾尚虎说,如今最次的天麻能卖8元一斤,好的天麻每斤30元以上,市场供不应求。

“你看,这种品相好的天麻3个就有一斤,值30多元勒!”顾尚虎指着刚从地里刨出来的天麻说,从2024年9月开采,至今已采收近4万公斤天麻,产值160多万元,基本都是客商来基地收购。

在天麻基地里,王世强夫妇是干活最积极,也是最好学的。“高潮村林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天麻生长。现在我们在基地务工,一方面是为了补贴家用,另一方面是为了学习技术,争取以后自己发展。”

近年来,阴底乡抓住天麻产业发展机遇,采取组织发动、家庭农场带动、散户联动的三种模式,利用闲置土地和丰富林下资源发展天麻种植。目前在高潮、箐口、大丰3个村,发展天麻产业9000余亩,亩产达360公斤,产值1.1亿元左右,带动500余人稳定在家门口务工,仅群众务工收入就达1300余万元。

谈及天麻产业的发展,该乡党委书记姚林志有自己的想法:“要想提高产业附加值,就必须延长产业链,进行天麻加工。未来,我们将引进相关公司共同开发天麻粉、天麻片、天麻酒等产品,让天麻‘身价’倍增,成为乡亲们的致富好帮手。”

--> 2025-01-07 七星关区阴底乡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3481.html 1 林下天麻带富乡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