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一年来,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顶压前行、负重前行,经济运行回稳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迈出坚实步伐。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八个必须坚持”和“五个重要问题”,部署七项重点任务,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路径。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上来,聚焦五项重点任务,因地制宜,久久为功,不断夯实“三农”基本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迈向新台阶。
着力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单产提升、油料产能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四大工程”,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粮油生产任务,力争粮食单产提升2%左右。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提升80万亩蔬菜基地和2800个生猪规模场生产能力,布局生产季节性缺口农产品,加大秸秆饲料化利用,实施肉牛奖补,确保稳产保供。
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覆盖全体农村人口的防止返贫致贫大数据监测系统,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巩固提升“3+1”保障水平,更加注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针对性做好产业和就业帮扶,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收入,确保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着力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尊重市场规律、自然规律、产业规律,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推进肉牛、茶叶、辣椒、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新增涉农加工企业100家,省市县重点抓引领型加工企业100家,持续培育10个全国农业精品品牌,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左右,力争2025年特色产业产值增长4%左右。
着力建设和美乡村。瞄准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载体,探索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提升、万村整治”,大力开展清理房前屋后、清理残垣断壁、改厕、改圈、治理污水、治理垃圾“两清两改两治理”。统筹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深化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扎实抓好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等改革任务落实,围绕保障居住、管住乱建、盘活闲置加强农村村民住房建设规范管理,为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