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 黄杏 曹贵刚
一键启动绿色通道,心梗患者及时获救。
近日,毕节市金沙县岩孔街道的郭先生(化名)因胸骨后疼痛在金沙县人民医院岩孔分院就诊,心电图检查结果上传至金沙县人民医院心电诊断中心,提示急性心肌梗死,金沙县人民医院120紧急出动,急救车到达岩孔卫生院将病人转接至该院急诊科,同时通知心血管内科、介入中心、检验科等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胸痛中心绿色通道迅速响应,急诊进行相关检查后,患者被迅速转入导管室行急诊CAG+PCI术治疗。郭先生抢救及时、术后恢复良好,已经康复出院。
郭先生心肌梗死发现及时,救治迅速,得益于金沙县“县域心电一张网”项目的开展。
2024年11月,金沙县人民医院岩孔分院“县域心电一张网”项目正式启动起来,网络建设顺利、运行良好,截至2024年12月7日,已完成远程心电诊断32例,病情预警患者和急危重症患者均得到及时救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该项目是一个方便快捷、体系完善、服务可靠的网络诊疗服务体系。基层群众若出现胸痛、胸闷、心慌等症状时可就近到乡镇卫生院进行心电图检查,县域医共体总院心电诊断中心提供24小时实时、高效的远程心电判读,实现打通救治患者“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承诺,为危急重症患者第一时间开辟绿色通道。
过去,金沙县的群众在心脏疾病诊治过程中遇到需要高端精密设备才能诊断的问题,不得不舍近求远到省级大医院就医,很不方便。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金沙县人民医院引进的1台明峰银河系列全智能64层CT,2024年12月6日已经投入使用。设备的落地,标志着金沙县的医疗诊断水平、服务能力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便捷、更准确、更专业、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该设备采用超高速成像技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全身扫描,生成高清图像,并通过智能化诊断功能对患者病情能够快速、准确地作出评估,为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直观的疾病诊断依据。
金沙县人民医院作为县域医共体总院,为迎接新设备的启用,在2024年上半年就选派影像科人员到国内知名大医院进修学习,熟练掌握诊断技能,着重提升诊断水平。同时,该设备已接入远程医疗服务系统,遇到疑难病例,该院可利用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将患者影像图片传至上级医院,由上级医院影像专家进行远程诊断,并出具CT诊断意见。
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中,金沙县正在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2024年12月5日,金沙县新投入的医共体建设“心电一张网”设备发放仪式暨培训会在金沙县人民医院召开。据介绍,“心电一张网”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提升该县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能力,降低致死率、致残率。
金沙县人民医院副书记、院长曾阳介绍,金沙县人民医院将持续聚焦完善“心电一张网”项目建设体系,与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紧密协作,上下联通实现“基层检查、总院诊断、精准救治”,全方位提升就医便捷度与就医体验。
连日来,金沙县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医师张鑫及系统工程师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的方式就心电图相关检查项目的临床应用、心电监测设备使用注意事项及系统的具体操作开展培训,确保每位基层操作人员都能规范检查、传输合格的常规心电图,为“心电一张网”项目的顺利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金沙县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梁美新介绍,金沙县心电诊断中心暨“心电一张网”项目建设,是“千县工程”建设的必经之路,真正打通胸痛救治至关重要的“第一公里”,缩短救治时间、提升救治效果,为保障基层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并要求,金沙县医共体总院、分院及卫生室要紧密协作,高效利用心电设备实施有效治疗,持续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心电一张网”项目的高效运营,确保办成金沙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据了解,目前项目已经在基层布设到达51个点,预计2024年底全覆盖。
从硬件升级到服务提质,一切皆以改善老百姓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
近年来,金沙县把脉问诊症结,靶向发力解难题,通过增加救助力度和减少就医距离,成功化解了基层群众的燃眉之急。
金沙县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春明说,金沙县正紧盯民生关切,围绕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打通群众看病就医的“最后一公里”,把事办进群众“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