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充分发挥“富矿精开”战略效能

刘浩 高跃伟

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把发挥比较优势壮大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为充分发挥“富矿精开”战略的效能和实现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长远来看,应积极倡导并推动贵州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矿山资源利用最大化、拓展贵州文旅发展新图景。

推动矿业转型升级。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剧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矿业勘探、开发活动应当积极寻求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这一转型不仅是对传统矿业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也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次重大调整。在转型过程中,一是通过剥离高环境成本、高地质风险的非核心项目,聚焦禀赋好、成本低、附加值高的项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布局抗周期、抗风险矿种以及清洁能源矿产。二是在科技创新引领下,向绿色、安全、智能、高效转型,依托智能勘探、智能矿山、矿业物联网等技术提高勘探、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并进一步降低生态环境成本和地质灾害风险。三是积极实行矿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在矿业规划、勘探、设计、开发以及闭坑的全周期中植入旅游产品开发和设计的新思路,不仅能够保护和充分利用矿产资源,还能够改善矿区环境,提升矿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上可知,矿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全产业统筹规划、产业转型升级、资源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应用等。不仅有助于矿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因此,在积极响应“富矿精开”战略的同时,应当主动探索和实施矿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新模式和新实践。

推动矿业、科普教育数字化转型。在矿产勘查阶段,融入科普教育等旅游项目开发以及地质遗迹保护等工作。在勘查过程中,将数字化勘查技术与科普教育巧妙融合,精心打造科普旅游精品,给予游客全方位了解探矿领域的新体验,彰显贵州矿产旅游的独特文化韵味。通过建立地质环境展示区、采矿工业博览区,以及利用AI虚拟交互、全息投影等前沿科技,构建工业矿山遗址的沉浸式体验空间等让游客全方位了解人类进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历史和技术演进的轨迹,并通过开展矿洞探险等活动,让游客实地体验探矿活动。此外,注重对具有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进行全面登记和合理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人为破坏,为后续的旅游开发保留足够的资源。最终,在深度联结数字化勘查、地质遗迹保护与文旅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产业融合所带来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声誉传播等多重价值。

推动绿色矿山设计与旅游规划融合发展。在矿山设计阶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矿山绿色开发。首先,在设计过程中,将生态安全性置于首位,通过全面、细致的考量,确保矿山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例如,充分融入环保元素,精选环保材料,采用绿色技术方案。以确保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降低后续环境恢复的难度和成本。其次,前瞻性地将旅游规划融入矿山设计中。在保障矿山正常生产的同时,预留出充足的空间用于旅游业的发展。在设计中恰当地设计和设置诸如观景平台、旅游步道、体验中心等旅游设施,既为游客提供欣赏矿山美景的绝佳视角,又为矿山增添一份独特的旅游魅力。这样的融合设计理念和方案不仅可以丰富矿山的功能性,更为矿产所在地未来进行多元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推动工业旅游、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在基建和生产阶段,统筹兼顾,紧抓工业旅游开发、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文化挖掘与展示的良好时机。矿山基建和生产阶段不仅是资源开采的过程,也是工业旅游开发的黄金时期。一方面,可以利用矿山遗址、采矿工艺流程及矿业文化,开发一系列矿山特色旅游项目,提升游客对矿山文化及矿山发展的认知,带动全省旅游业发展。同时,为改善生态环境,应同步实施植树造林、土地复垦等绿化措施,提升矿山生态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景观设计,将废弃的矿坑、矿渣堆等改造成具有特色的生态旅游景观,如矿坑公园、矿渣雕塑等,这不仅可以美化矿区环境,也提升了矿区的旅游价值。因此,在基建和生产阶段,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将矿区打造成集工业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场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推动矿山生态复原与创意旅游融合发展。矿山闭坑阶段是矿山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矿区环境治理、恢复、废弃矿区资源创意改造以及矿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对废弃矿区进行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可以有效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并结合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合理对废弃矿区资源进行创意改造,建成为一个生态良好、景色优美、独具特色的矿山生态创意旅游带,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重目标。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利用废弃矿区的独特地形和地貌,发展攀岩、探险等户外运动项目,也可针对不同矿坑的特点,进行“一坑一景”“一路一主题”的创意设计,将废弃矿坑改造成儿童探险乐园或矿坑艺术主题度假酒店,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 2025-01-0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3160.html 1 充分发挥“富矿精开”战略效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