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 杨彪良
近年来,黔南州惠水县公安局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省厅“八大警务”为牵引,秉承“四心”价值理念,以“平安惠水”建设和深化社区警务改革为主线,扎实开展以构建体系保障网、街面巡控网、社区防控网、隐患治理网、应急调度网等“五网合一”为核心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以科技化、信息化手段高效防控,有效降警情、控发案、除隐患,推进惠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构建体系保障网 做实强基警务
惠水县公安局布局强化硬件保障,依托信息化应用,助推对人员、物品、车辆的动态管控能力,坚持把“天网、雪亮、平安黔哨”工程建设作为深化平安惠水建设的基础工程,高位统筹谋划,强力支撑保障,构建起重点部位、复杂区域、圈层防控“治安防控圈”。新增视频前端点位120余路,农村雪亮工程上线运行1566个;平安黔哨上线运行6496个;搭建社会面警务运行监督体系,实时警力点位、执法视频全量上墙,实现警力一图展示一图调度。
构建街面巡控网
做牢巡防警务
惠水县公安局布局立体巡防建设,在交通主要路口、治安复杂区域新建12个巡逻快反岗亭,组建15组骑警队,7个社区警务室,按照派出所背街小巷巡点、交警街面巡线、巡特警重点部位复杂区域巡面要求,打破警种壁垒,职能叠加处防结合,依托“天网”整体巡查、警务站视频巡面、最小单元巡点,构建形成点线面区“武力震慑、秒级响应、快速处置”的立体化巡逻防控格局。搭建扁平指挥体系,实现警情调度一键响应、就近警力第一时间处置、周边警力第一时间增援、专业警种及时支撑,及时发现“巡防死角”,提高应急处置效率,达到快速精准处置效果。
构建社区防控网
做强社区警务
惠水县公安局布局积极推进警务前移,按照实战化、便民化要求,根据实有人口、治安状况等辖区特点,在城区科学设置建设7个社区警务室,推行“1+4+N”的社区警务管理模式(即1名社区民警+4名辅警+若干治安积极分子),社区民警在履行实有人口管理、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掌握社情民意、开展群众工作等职责基础上,还针对突出警情、隐患部位、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管控等要素,及时发现基层人员管控、隐患防范短板,做实要素管控,做到网格“人、事、物、地”了如指掌、明晰于心,将社区工作压实到源头防范管理等基层基础工作上来。
构建隐患治理网
做强预防警务
惠水县公安局布局聚焦关键环节,紧盯突出问题,全面排查风险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安全防范,确保社会安全稳定。通过关口前移主动应对、紧盯重点精准调度、持续跟进巩固成效三项措施,构建“一体化发力、一竿子盯办、一本账到底”的工作格局,在内部,聚焦突出治安问题、矛盾纠纷风险、重点部位隐患,深入落实警情“盯办闭环”工作机制,聚焦突出警情每日会商、重点攻坚、闭环处置,全面提升社会治安掌控力。在外部,依托县级“五情一日清”平台联动机制,主动发挥公安作为党政情报推手的作用,通过深入排查,细化问题台账,探索公安“供料”、政法委“吹哨”、部门“报到”的矛盾纠纷多元化处置的公安实践,实现了警情、稳情、访情、舆情、社情“一键发起、联动协作”,有力维护辖区治安秩序稳定,有效处置矛盾纠纷化解。
构建应急调度网
做精服务警务
惠水县公安局布局以“一室支撑两队”的理念打造集指挥、研判、巡查、督办等多功能于一室的综合指挥室,在精确指挥调度、精准情报研判、精细任务管理方面不断发挥综合协调功能。通过情指调度整体、部门调度网格、网格联动周边的联动响应体系,优化巡特警、交警、派出所指挥室职能,定岗定人、定点定线,采取情指中心全域巡查、部门警种情报室区域轮巡、警务站点前哨重点盯控三级视频巡查机制,聚焦应急响应、联动支援和社区治安防控需要,进一步加强社区重点区域、部位视频整合应用,不断拓展治安复杂地区、防范薄弱部位视频监控覆盖面,建立常态、战时、专项机制,坚持视频导侦,实战引领,推进案件研判、同步上案、情报交流等机制建设,并制定体系化巡防考核方案,细化工作职责、制定责任清单、联动分级督办,及时发现警务运行短板,通过“日提示、周通报、月考核”方式,强化警务运行调度,初步形成了“科学指挥、合成作战、现场必勘、专业研判、分类侦查、准确办案”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