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用辩证法干好“良心活”

——从安龙菜心产销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贵州蔬菜集团安龙菜心示范基地。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唐波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诚克 孙晓蓉 陈俎宇

冬至已过,黔西南州安龙县城郊的春潭街道安比社区巧凹坝菜心示范基地,嫩绿的菜心鲜翠欲滴,刚刚采摘的菜心被工人整整齐齐摆放在菜筐里,随即送往附近的冷链中心。

“12小时后,这些菜心就可到1000公里外的广州市场,端上当地市民的餐桌。”安龙县副县长李印的话语间充满自豪。

利用冬春季日照长、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优势,安龙县近两年引进贵州蔬菜集团等龙头企业,抢抓北方菜心上市供应空档期,种植菜心直供粤港澳大湾区。短短几年时间,全县菜心种植面积已有6800亩,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基地。

“市场引领,企业带动,产业接茬,农户参与”。分管“三农”工作的李印说,自己以前当过老师,干的是“良心活”,现在从事农业工作,更要当作“良心活”来干。他认为,全县菜心产业发展成功的秘诀,关键在于处理好了发展过程中的快与慢、大与小、多与少、利己与利他这几个“辩证法”——

快与慢辩证法:

一味求快不如稳扎稳打

喀斯特山区的农业产业基础相对较差,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李印认为,产业起步初期,在没有看清楚前景的情况下,无论主管部门还是企业,尽量要稳扎稳打,不能一味求快,更不能搞“运动式”产业。以往的经验表明,一些涉农企业为申领政策奖补资金,盲目扩大产业规模,结果挤占了流动资金,给正常经营带来影响。安龙菜心就是先通过示范带动,在得到市场认可的基础上,再逐步扩大规模。

近两年来,县里引进贵州蔬菜集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州金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夏四季优鲜现代农业科技公司等有市场经验的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务工人员+返租倒包”模式,在春潭、钱相、栖凤、德卧等乡镇(街道)建设了菜心示范基地,有效带动全县菜心产业快发展。

大与小辩证法:

盲目贪大不如因地制宜

“山区农业除需要市场支撑外,还离不开水利设施、交通条件等基础配套,如果一味贪大求强,结果往往恰得其反。”李印以县里的花卉产业为例证明自己的观点:几年前,一家民营企业在安龙种植花卉。前期,市场和效益都很不错。看到产业前景好,县里有关部门便想方设法帮扶这家企业多方面引进资金,扩大种植规模。没想到种植规模上去了,企业却因此产生较重的负担,加上市场培育尚不成熟,最终导致企业经营难以为继,花卉产业也未能发展壮大。

“山区农业既需要有大企业‘顶天立地’,也需要更多的小企业‘铺天盖地’。规模的大与小,需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如果一味贪大求全,往往会好心办坏事。”李印总结道。

多与少辩证法:

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实践证明,单靠行政力量推动的产业,往往最后都难以成功。领导满意的,不如市场认可的!”李印认为,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让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同向发力。其中,“有形之手”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要力所能及做好产业配套设施和服务,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有所不为就是要尽量不干预市场主体正常的经营行为。政府在招商引资时,做不到的事别轻易承诺,很多企业落户后的发展计划都是依据政府招商时给出的政策、资金等承诺条件推进,一旦承诺无法兑现,将会给企业带来困扰,甚至最终导致产业失败。

“市场怎么样,企业最有发言权;只要有实实在在的收益,老百姓不用动员,都会想方设法把产业做好。”李印介绍,2021年,安龙县引进一家外地酒企发展高粱种植。为保障农民利益,高粱由企业实行保底价收购。最近两年,随着白酒市场看好,高粱收购市场价有所提升。县里有干部提出,应该要求企业提高高粱保底价。经调研后,县里决定充分尊重企业意愿和市场规律,不用行政指令要求企业涨价。最终通过市场调节,实现了企业和农户双赢。去年,全县高粱种植由最初的7万亩增加到12万亩。今年稳定保持在8万亩左右。

在菜心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安龙县对企业正常的种植从不干预。在示范园区内除了种菜心,还可允许种别的作物。“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可以种什么;企业想种什么,我们就支持种什么,不为了好看要求品种整齐划一。”李印说。

利己与利他辩证法:

树立正确政绩观

李印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涉及千家万户,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过去饱受群众诟病的“路边花”产业、“盆景式”产业,根子在于一些基层干部的政绩观出了问题,是“利己”思维在作祟。

“利己”思维抓产业,往往是为了打造形象工程,出发点是为了短时间内出成果,捞政绩;而“利他”思维真正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市场主体及群众意愿,出发点是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李印分析说,很多干部经常抱怨,在基层搞项目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有时还会招来骂声一片,关键原因就是没有树立“利他”思维。

“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要做到让所有群众都满意很难,但只要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必须要站稳人民立场。”李印说,作为奋战在发展一线的基层干部,要带头强化思想武装,学习掌握方针政策,这样抓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如今基层干部最怕的就是“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此类干部对产业发展贻害无穷。

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安龙县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发展主要抓手,制定出台了转观念、转作风、转效能,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项目的“三转三服务”举措,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县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积极主动服务项目建设,让企业放心投资、舒心创业、安心发展。

贵州蔬菜集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党先涛告诉记者,公司2021年进入安龙县以来,当地有关部门主动靠前,精准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基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今年,公司在安龙县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3600亩。

--> 2024-12-31 ——从安龙菜心产销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2916.html 1 用辩证法干好“良心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