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永娟)12月20日,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下里社区巴氏草莓生态园里,一颗颗粒大饱满的草莓在绿叶中若隐若现,长势喜人,阵阵草莓清香扑面而来,让人垂涎欲滴。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拎着篮子穿梭其间,棚内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元旦前后就是丰产期,除了游客进园采摘,大量的草莓会进入水果市场进行销售,还有一部分会在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巴氏草莓生态园负责人巴从进说。
巴从进介绍,今年种植19个大棚,现在正值草莓上市时节,每天能采摘100多公斤,每公斤草莓售价80元,效益不错。草莓通过无公害的种植模式,每年11月中旬开始采摘,一直持续到来年的2月底。品种主要有红颜、红玉等,草莓口感甘甜、颗粒饱满、果香浓郁、耐存储、除采摘外,主要销往遵义、贵阳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
草莓种植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前来务工,最忙时每天需要雇十几个人,带动了村民共同增收致富。“在这里干活,离家近,既能挣到钱还能照顾家。”村民张小红一边采摘一边高兴地说,农闲时,到草莓大棚当采摘工,每月能收入2000多元。
近年来,余庆县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引导和支持村民大力发展特色果蔬种植产业,通过“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等模式,推动特色产业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