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小站做强中的人大担当

坝盘镇人大代表走访联系群众,收集意见建议。 (铜仁市江口县坝盘镇人大供图)

来到铜仁市江口县坝盘镇,进入镇政府,就看到该镇人大建设的代表联络站。

坝盘镇人大联络站建于坝盘镇移民安置点,占地面积235平方米,内设“四区两室一中心”,即风采展示区、代表学习区、选民接待区、日常办公区、代表议事室、代表档案室、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坝盘镇人大主席马骏说,为最大限度吸纳民意、汇聚民智,传递人民的真实声音,坝盘人大将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代表联络站深度融合,实现阵地联建、机制共融、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站内墙上有“五公开”信息,代表信息、代表履职情况、联络站组织机构、联络站工作职责、代表工作职责公开,建立健全了《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的“双联”制度》《议事、学习活动制度》《视察、调研、检查制度》《代表履职评议制度》,出台了代表活动计划、工作流程、代表考评细则,让代表履职有途径、有方向、有目标。

坝盘镇建成网上代表联络站1个、代表履职服务平台1个,推行网上联络站“选民点单、代表履职”管理模式。安置点选民网上点单反映“群众搬迁进城无地可种”,代表及时接单,积极协调,实现安置区荒废花园变菜园,推动民情民意“一键直达”、民呼民声“一键办理”。

依托代表联络站,坝盘镇人大积极开展“进站接访+入户走访”活动,制定人大代表接待、走访选民制度及相关台账,要求代表每周轮流接访,每位代表每年走访选民不少于10人次,并将群众诉求问题进行“登记-交办-办理-答复”闭环处理,定期对代表协调解决问题进行回访,将群众满意度纳入代表年底考评,进一步促进代表用心用情用力解民难,纾民困,化民忧。截至目前,代表协调解决群众问题120余件,回答选民咨询问题230余个,群众满意度达100%。

坝盘镇人大以助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人大服务高质量发展”和“代表参与高质量发展”为抓手,以“周接访、月反馈、季活动、年总结”为载体,将“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与工作评议、调研视察、执法检查、代表述职评议等活动有机串联,不断增强代表履职责任感和源动力。去年,坝盘镇82名县镇人大代表作出“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履职承诺事项137件,创办协办带头致富基地9个,带头发展生态茶产业3000余亩、精品果蔬800余亩、林下经济100余亩,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

在江口县,像坝盘镇这样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已经遍地开花,实现10个乡镇(街道)“线上线下”人大代表联络站全覆盖,构建起人大代表“线上+线下”“网上+掌上”联系选民“全链条”模式,成为实现代表履职常态化的有效载体、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依托。

凯德街道梵瑞社区作为江口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有来自江口县10个乡镇(街道)的搬迁居民2363户10185人,其中脱贫户1701户7262人,残疾人有605人。

代表联络站成为联系人民群众最紧密的桥梁。18位驻站代表不仅要定期走访、发现问题,还要将联系方式通过二维码形式张贴到每家每户,方便群众线上“点单”。人大代表“接单”后,在能力范围内可以协调解决的,会在第一时间帮助选民解决。倘若不能,则会收集整理好后统一报送街道人大工委。街道人大工委将按照诉求涉及的职能部门分门别类,及时“派单”给相关职能部门,并做好督办工作。

“故土难离、土地难舍、农活难放”是根植于梵瑞社区搬迁群众心中的血脉情结,尤其是对“50后”“60后”老人来说,更是一种难以割舍的牵挂。江口县人大代表任光军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通过入户走访、召开群众会等多种方式,提出“通过有效整合社区周边土地打造‘微田园’满足搬迁群众对土地的需求”的建议,凯德街道人大工委及时转交办理落实。目前,梵瑞社区通过集中整合社区周边相对连片的闲置地块共计70亩建成“微田园”,划分为2363块,社区每户搬迁户均分得一块。

“我种有缸豆、小白菜、葱、辣椒等应季蔬菜,有时候吃不完,就会拿到社区售卖赚点零用钱或者送给邻居们吃。”梵瑞社区搬迁居民对此大加赞赏。

凯德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蒋志国,推行人大代表联络站“三单一访”制度,有效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梵瑞社区获“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物业管理示范社区”称号。

如何使“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提质增效?江口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涂晓华说,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常委会引领、联络站平台和代表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助推了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江口县人大常委会出台《江口县人大常委会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工作方案》,8个专(工)委结合各自职责分别制定具体方案,细化落实举措。建立主任会议成员联系乡镇(街道)人大制度,按季度对“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进行调度,以代表忙起来、建议实起来、部门跑起来为基调,确保活动高位推动、有序开展。

连续三年开展乡镇(街道)人大规范化建设、代表联络站管理运行和活动提升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把代表联络站分别建在群众家门口、项目建设点、产业发展地、景点服务区,通过“周接访、月反馈、季活动”和“五定管理”模式,推进代表在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不断深化代表联络站功能,将活动内容纳入《江口县人大代表联络站(室)考核评分细则》,推行“一月一抽查、一季一通报、一年一考评”常态化督导,以管理精细化推动活动常态化。深入推进代表联络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建站理念和运行模式得到省市人大的高度认可。

制定《江口县各级人大代表履职积分制管理办法》等,根据高质量发展需要,明确代表定期宣讲、定期走访、定期活动、定期解难“四定”履职方式,在时间、数量、效果三方面予以量化。按选区公布600余名人大代表2024年助推高质量发展履职承诺事项1213件,按时间节点推进,用“积分”和“年考”形成闭环,切实将代表“作用”变成“作为”。该县德旺乡人大代表汪学权,向选民承诺2024年坝梅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挖掘红色文化等措施,截至2024年11月,坝梅村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0余万元。入选铜仁市第一批“强村富民”三年行动示范村。汪学权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称号。

出台《江口县市县乡人大代表履职评议暂行办法》并逐年实施把履职承诺事项作为代表向选民述职的重要内容,推动各级人大代表宣讲法律政策1000余场次,走访联系群众2万余人次,提出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建议483件。

--> 2024-12-30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2826.html 1 小站做强中的人大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