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黔东大地山青水绿万象新

(上接第一版)

金山银山有新路——坚持生态产业化,用活用好绿色生态资源

在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声名远扬。因为佳里佳,曾经鲜为人知的周寨村,如今成为县里新晋的“首富村”。

佳里佳种红薯卖红薯,“陈薯”系列产品走红各大电商平台,甚至卖到了国外,目前日销量超5万单,日销售额超100万元。公司董事长张诚说:“2024年以来,公司销售额5亿元,预计带动村集体收入超1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2.6万元。”

除了资金、人才等传统投入,优良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资源,更是珍贵的发展要素。作为铜仁生态产业化果实的“陈薯”,靠的就是绿意盎然的山水林田等生态资源。

石阡县坪山乡佛顶山村,同样靠着绿色山水和良田,生产出特色传统小吃“黄水粑”,俏卖网络。而今,佛顶山村已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拉动周边各村发展优质糯米水稻、粽叶等附加产业。

在石阡县龙塘镇神仙庙村,村民靠采摘茶青,每亩能得到5300元左右的收入。在整个龙塘镇,12000多亩的苔茶基地、18个茶叶加工厂,为当地撑起了主导产业的绿色大场面。

229条河流遍布于群山茂林中,县县有穿城秀水、乡乡有青山绿水、村村有田园山水……这是铜仁的生态产业化底气所在。

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铜仁生态旅游风生水起。盛名在外,游人如织,梵净山景区常常“被迫”限流,周边中南门古城、朱砂古镇、石阡温泉等景区景点也成为黔东旅游“扛把子”。

好山好水出好品,一个个绿色生态产业,在黔东大地拔节生长。

来江口品一杯梵净抹茶——

梵净山下的“世界抹茶超级工厂”茶香萦绕。“让天下人喝干净茶。”贵州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蒙祖德说,铜仁抹茶的产品标准全球统一,能拿到一些高端企业订单,就是因为一些公认的有害物质得到控制。

来思南尝一碗地道牛肉——

立足优良地质条件,思南县开垦了涉及三个乡镇的万亩大草场,把肉牛养殖培育成了一个主导产业。思南县肉牛产业专班负责人王军波说,全县3.2万户、5.5万人在肉牛养殖中获益。

来石阡喝一口纯净山泉水——

“2017年,我们从将近270米的地下找到了一股清泉,改变了我们严重缺水的困境,也改变了长期贫困的面貌。”而今,已从石阡县大沙坝乡任家寨村村支书升任副乡长的李文锋,满脸自信:“村里办的饮水厂,年产值达700万元,利润超150万元。”

主攻工业有新质——坚持产业生态化,稳住高质量发展基本盘

在贵州大龙开发区,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电池用硫酸锰、电池用四氧化三锰等材料所产生的废渣,被运往水泥厂,形成产业闭环。

“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硫化锰渣制备动力电池材料生产线,可有效破解锰渣资源化利用的难题,减少了环境污染风险。”公司副总经理董雄文说。

在铜仁高新区,“国家绿色工厂”贵州倍易通具备月产智能手机250万台、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10万台的生产能力,新能源车载充电机系列产品出口欧洲、美国、日本等海外市场。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贵州旭晶光电生产车间很是忙碌,一片片蓝玻璃原料经过超声波清洗、镀膜、切割、贴合、检验等工序后,变成了不到指甲一半大小、厚度仅0.2毫米左右的滤光片。

“这些滤光片产品广泛运用于手机、电脑、安防、医疗等数码成像领域,主要运用在小米、华为、OPPO等企业生产的终端设备中。”贵州旭晶光电董事长助理伍天贵说。

抢抓“风口”,数字经济后发追赶。铜仁持续深化“应用驱动·融创发展”场景大数据实践,狠抓数字经济建设、数字应用推动、数字资源管理,数实融合勇闯新蓝海。

贵州中伟集团基于数字化能力提升项目的应用,生产车间人员减少35%,效益提升15%左右。贵州金蛋数链公司构建链接养殖企业、供应商、蛋商等环节的完整蛋鸡产业链平台,养殖户养得省心、消费者买得放心。

“大抓生态产业、主攻生态工业”,产业生态化的导向非常明确。铜仁正深入实施产业集群壮大、“富矿精开”、绿色低碳转型等十大突破行动,致力于以生态工业大突破支撑绿色铜仁现代化。

一直以来,危险固废加工、化工产业生产留下的废物废渣,让铜仁环境保护如临大敌。贵州大龙开发区鼓励和引导园区企业推行“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生态化。

位于贵州大龙开发区的乌江水电大龙分公司、中伟新材料、能矿锰业等企业,还通过“联姻”方式,架起一条绿色产业链,实现从内部小循环到外部大循环,变废为宝、绿色发展。

“既要‘富矿精开’,更要‘链’上发力。”铜仁市工信局局长胡志勇说,立足新型功能材料首位产业,铜仁坚持绿色发展,正奋力打造千亿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改革发展有新姿——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创造发展新优势

任志华是江口县双江街道镇江社区的一位民宿经营者。游客多、生意好,任志华计划新建客房。

“梵净生态账户”帮了大忙。以自家生态林确权、经果林种植、流转土地发展生态产业等“绿色行为”所攒的生态积分,“兑换”出额度提升和利率优惠,任志华最终贷款30万元,解决了民宿扩建的资金缺口问题。

把农户、个体户、企业的生态行为,按照一定规则确定为账户积分,作为银行授信额度提升、贷款利率优惠、存款产品定制的应用依据,当用户需要金融服务时,根据优惠额度对应扣除生态积分——“梵净生态账户”成为生态、金融、经济之间的“转换器”,让人们看到了生态保护的价值。

目前,“梵净生态账户”共建立账户7.99万户,累计发放贷款69.78亿元,其中运用再贷款支持发放优惠利率贷款17.72亿元,为经营主体节约融资成本5000余万元。

“我们通过生产设备‘油改电’,使用有机肥等获得生态积分400分,通过‘梵净生态账户’积分抵扣享受贷款利率优惠,帮我们节约了30万元。”贵州江口净园春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郑晓锋说。

拥有绿色公交车80辆、每年可节约燃油650吨的梵天联合交运有限公司,此前通过“梵净生态账户”积分抵扣,获得信贷资金600万元,极大增强了市民出行的绿色动能。

探索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铜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根据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和生态产品资源清查数据,铜仁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价值实现”空间巨大。

在江口县,贵州梵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承建的梵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包括个人及企业GEP 自动核算平台,生态产品开发及交易平台、绿色金融平台,用以实现生态产品的可量化、可交易和可抵押、可变现。

“要多渠道探索如何把生态价值转换为经济价值,怎么样让老百姓、经营主体和地方政府在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中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铜仁市委书记李作勋在一次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表达了这一愿望。

“把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作为铜仁引领性改革,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实践意义、现实意义。”李作勋说,铜仁市正聚焦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等领域发力,破解绿色化、低碳化的体制障碍,奋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记者手记】

独一无二好生态更要倍加呵护

10亿—14亿年!这是梵净山群的地质年龄。

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构造运动,亿万年时空的蜕变与接力,成就了黔东地区“人与生物圈”共荣共进的一片绿色传奇。

2000米,775平方公里!这是梵净山的垂直高差和总面积。

在其植被垂直带谱中,7900多种动植物组成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大家庭,其中有14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这里是黔金丝猴、冷杉等295种特有濒危生物的唯一栖息地。

“山孕奇于鸿濛太初”,既塑造了古人笔下“一峰高插翠云间,胜地名山万古传”的梵净雄姿,也涵养了当代文化名人启功“梵呗传三界,潮音净六根”的心灵咏叹。

自然风貌与人文气息的历史交融,升腾起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独一无二的生态图景,这足以成为对其倍加呵护的理由。

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铜仁抓紧三个关键——生态产品价值测算、生态产品交易、生态产品价值变现,进而把生态优势、生态财富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财富。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黔东大地奋力涵养着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经济生态。

--> 2024-12-30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2800.html 1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黔东大地山青水绿万象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