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
已有42台电解槽正常生产,日产铝水约150吨。今年11月11日,位于贵州水城经济开发区的贵州六盘水双元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改升级项目(一期10万吨)铝水下线,标志着该公司开启绿色发展新篇章。
设备更新是工业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塑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更是工业生产迈向更加智能、绿色、低碳、安全的必然选择。
对双元铝业来说,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解决好设备老化、工艺落后、能耗偏高等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才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重塑新竞争优势。
双元铝业技改升级项目(一期10万吨)全部达产后,可实现营收约21亿元,将带动水城区煤、电、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同时,节能降耗成效也将更上一层楼,吨铝电耗控制在13300度以下,颗粒物、二氧化硫、氟化物等排放物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工业设备更新的主体是企业,只有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才能高效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今年以来,我省全方位摸清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难点堵点,打好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组合拳”,切实为企业解决设备更新过程中面临的资金、要素保障等难题,鼓励企业加快老旧、落后设备的淘汰,以设备升级带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此外,为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我省明确对建材、有色金属、化工、民爆等重点用能行业,从生产设备、重点用能设备、固废处理等维度,加快绿色装备的更新应用,降低污染、排放、能耗,实现清洁高效生产,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强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深入企业摸排调研,全面梳理工业领域重点用能设备信息,形成《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绿色化改造项目清单》,开展“节能监察+节能诊断”行动,引导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推广应用绿色装备,提升行业能效水平。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省共计推动134家工业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
向“新”升级,逐“绿”发展。随着我省一批批工业企业加快推进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产业发展动能澎湃,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力支撑。
“技改智改”助力节能增效,激发企业“新”动能。在黔西南州兴仁市,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全力实施100%全石墨化阴极+高导电钢棒+磷生铁浇筑节能改造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对厂区160台电解槽进行节能改造,以此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今年初,该公司100%全石墨化阴极+高导电钢棒+磷生铁浇筑节能改造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已完成55台电解槽的施工改造,并顺利投产,改造效果超出预期。
技改和“智改”完成后,不仅能够大幅降低生产铝产品的电力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能够大幅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安全性,实现节能即减排、节能即增效、节能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改造目标。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装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节能改造项目全部达成后,一吨铝可以节省电耗320度左右,以目前50万吨产能计算,全厂每年可减少1.6亿度电消耗,折合标煤1.9万吨,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9.2万吨。”
作为我省铝及铝加工龙头企业,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还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围绕打造行业节能降耗标杆企业的目标,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为抓手,开辟电解铝工业节能降碳技术的新领域,为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环境安全,以及电解铝工业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
低效、落后的工业设备是制约产业转型发展的短板。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实施设备更新改造,可以从源头提升企业的绿色发展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
在遵义市桐梓县,为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新质生产力,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正紧锣密鼓布局建设年产20千吨海绵钛产能配套工程项目。实施该项目将推动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清洁高效的生产设备的更新运用,该公司负责人说:“项目建成不仅能够增强企业高端特殊用途海绵钛产品的过程保障能力,构建行业竞争优势,还能为企业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降本增效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达产后,仅降本增效每年就能降低生产成本4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