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贵州水职院

潜心耕耘结硕果 笃行致远启新程

贵州水职院举行校园双选会,学生在现场求职。 龙毅 摄 (资料图片)

贵州水职院产学研发展研究院挂牌成立。 龙毅 摄

贵州水职院承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项目。 龙毅 摄 (资料图片)

龙毅 粟超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锚定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主动顺应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潮流,革故鼎新、砥砺深耕,在党建引领、教育教学、学生工作、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等诸多关键阵地收获了一连串硕果,不仅为学院的持续腾飞注入强劲动能,更为地方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筑牢了坚实的人才根基,提供了强劲的智力支撑。

党建引领 厚植发展底蕴

学院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一总支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凝练出“润泽育人·逐梦黔行”党建品牌。积极构建“润泽”文化品牌,打造“泽惠”水文化育人社会实践品牌。学院教师盛莉、滕湉获2024年贵州省高校“思政年度人物提名”,牟波获评2024年贵州省高校“思政新秀”,相关项目入选优秀案例,学院文化育人工作得到广泛认可。水利工程分院教学党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打造“团干领学+红色基地研学+团员青年自学”矩阵,广泛开展青年读书学习、支部讨论、座谈交流等形式多样的读书分享活动。获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短视频评选一等奖。探索“党建+12345”的“一站式”学生综合管理社区建设工作新路径,学院易班平台在全省高校网络活跃度排名第一,获2023年贵州省“优秀易班共建案例”奖项。

教育教学 育人成果显著

2024年以来,学院围绕“技能贵州”行动计划项目,累计立项27个。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和智能化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获教育部审核通过,获水利部水利人才培养基地,被命名为国家级绿色低碳公共机构。参与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收获2金1银6铜,是我省唯一一所连续三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高职院校;全国乡村振兴技能大赛电工赛项获银奖;省级技能大赛获奖40项;在第二届中国—东盟国际水利电力技能大赛、第十六届全国水利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潇湘杯)等多个赛事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9个。教师组比赛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

强化课程建设。《HTML5网页设计》《电气设备控制及PLC》两门课程获得“技能贵州”行动计划省级优质课程项目立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4门兴黔富民行动计划省级精品开放课程通过省教育厅验收。《矿物鉴定特征》获评第二十七届全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职业教育专项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案例标杆作品;《电机及其运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34门课程上线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院级优质课立项152门课程,建成4个校级专业资源库。

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连续两次获中巴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获巴基斯坦官方认证。引入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标准,构建电气自动化技术本土化“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与美国贝佛大学合作开展大数据技术专业招生。积极组织和承办高校校长论坛交流活动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HSK标准教程4级—语言点解析》《电气设备控制实践训练》2门课程入选“首届高等院校数字化优质国际课程”。

招生就业 守好入口拓宽出口

招生就业工作稳步推进,线上线下招生宣传成效显著,线上平台访问量超1.09万人次,线下宣讲190余场,高考录取超二本线人数实现历史性提升。作为全省高职院校“双证书”首批试点单位,已具备83个工种的认定资质,全年4078名学生获得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占毕业生人数的98.48%。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大赛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岗课赛证”融通成效明显。持续在岗位拓展、协作发力、招聘活动、指导服务、就业帮扶等方面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年终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6%以上。专升本录取人数和录取率显著增长。

队伍建设 德能兼修汇聚英才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弘扬教育家精神,引进技能大师和外教等各类人才近30名,面向行业企业聘任兼职教师近200名。拥有“双师型”教师345名,占专业教师总数的92%,校企共建11个双师培养培训基地,探索教师校企“双向流动”,构建起职前职后一体化、校企双主体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深入探索“双师型”教师评价改革的实践之路》入选2024年贵州省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3个专业教学团队获省级教学创新团队称号。建成“向国兴大师工作室”等8个大师工作室,杨正策等4个省级名师工作室。程晓慧、文昌淑分别被评为第一届“贵州水利行业领军人才”和“贵州水利行业青年英才”,王太广入选“国家级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培养对象”。朱俊俊、缑慧娟获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现代职教之星之“德技双馨之星”教师荣誉。

产教融合 助推产业腾飞

产教融合深入发展,学院25个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贵州水利电力职教集团、万家灯火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7个校企合作项目实质性运行,挂牌成立产学研发展研究院,参与组建全国智慧水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贵州清洁电力智能制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贵州省智慧水务市域产教联合体,参与24个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智慧水利产教融合共同体、大数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获省教育厅推荐,参与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重点任务申报,贵州清洁电力智能制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获省级立项。与树根互联有限公司共建智能制造大类自动化类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成为全省首批“节水型高校”,节水型校园建设案例入选“全国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

服务发展 传递温暖力量

社会服务效能全面提升。面向社会和各行业提供各类培训近1810人次。组织教师为毕节市赫章县71所中小学共135名教师培训普通话。作为贵阳市清镇市老年大学教学点和示范校,积极开展专题教学及实践活动。选派优秀教师到赫章职校挂职,提出“6+N”的具体帮扶措施。选派优秀教师到黔东南州凯里职校、台江职校进行教育帮扶,这些教师获得黔东南州“优秀教师”称号。帮助赫章县塘边村村民改善用水水质,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缓解了塘边村207户村民的用水困难,受益人数800余人。选派干部驻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展望2025年,贵州水职院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懈努力。

--> 2024-12-29 贵州水职院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2754.html 1 潜心耕耘结硕果 笃行致远启新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