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蒲德桥 吕岚清)12月24日,笔者从息烽县人民检察院获悉,该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法律监督、司法服务触角“纵伸横延”,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帮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有效促进社会治理。
通过检察长带头接访激发“群雁活力”,息烽县人民检察院将疑难信访案件分解包案,变上访为下访,今年以来受理群众来访39件,其中检察长接访19件并全部有效化解。广泛拓展申诉渠道,利用12309网上绿色信访服务平台和带案下访、设置举报箱等方式,打通线上线下维权通道,便捷诉求反映和化解。与信访联席会成员单位深入开展联合接访,到各乡镇、街道开展巡回接访5次,现场答疑解惑并妥善处理矛盾纠纷48件,发放法律宣传资料千余册。
深度做好释法说理,息烽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检察上门听证和网上听证,广泛听取涉案各方意见,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公信,力争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目的,有效化解矛盾纠纷35件。深度做实司法救助,与司法、民政等部门建立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实现司法救助线索互通、困难群众互助,今年累计为21名困难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30万元。深度做细源头预防,要求内设业务部门在办案过程中及时、全面评估风险,制定防控措施和工作预案,切实预防涉法涉诉信访事件发生。
加快救助线索挖掘速度,息烽县人民检察院以数字检察赋能助推司法救助工作提质增效,通过运用检察大数据平台智能化迅速筛查救助线索33条,成功办理司法救助案件9件。加快案件审查办理速度,在严守程序的前提下,运用“快受理、快审查、快报批”工作模式,有效发挥司法救助“救急解困”功能。加快救助资金到位速度,通过集中发放、上门发放救助款等方式加快拨付速度,同时提前邀请人民监督员现场监督,确保救助金在阳光下发放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