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菲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晏惠轩
今年以来,贵阳市直机关工委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核心任务,以“双报到双服务”工作为载体,推动机关基层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带动机关党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融入基层治理,着力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城市基层治理、服务群众工作融合共进,为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贡献机关力量。
组织共建 巩固基层基础
今年重阳节,市直机关工委机关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清镇市巢凤街道水晶西部社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邀请专家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深社区居民对全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3月14日,贵阳市文旅局监测站联合支部与结对社区南明区箭道街社区党支部召开支部联席会议,并制定包含网络安全讲座、儿童寒假辅导咨询、心理咨询等内容的支部服务清单,按社区实际需要开展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共同开展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不断提升组织生活实效,推动机关党员进一步强化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据了解,贵阳市81家机关党组织所属支部明确1个社区党组织进行结对,推动理论宣讲进社区,定期开展党建工作经验交流、联合主题党日活动、联合党员教育活动等,共同探讨党建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商讨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和办法。
实事共办 为民纾困解难
瞄着需求去,追着需求走。10月,市直机关工委党支部为社区捐建了3个“党员议事亭”及20张配套座椅,为社区议事、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3个议事亭是社区党员的新阵地,我们在这里共同商讨社区事务、交流学习心得、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清镇市巢凤街道水晶西部社区老党员徐琼表示。
在深化“双报到双服务”的过程中,市直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倾听民声、汇集民意,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下沉一线、服务一线、融入一线,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摆在突出位置,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市文旅局所属支部结合实际,举办路边音乐会217场,吸引现场观众超180万人次,汇聚了超过4万名各行各业的群众与专业歌手同台献艺,打响“爱乐之城”名片,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市农业农村局所属支部结合“机关党建六进行动”,帮助居民解决农技问题,助力乡村振兴。针对林下食用菌出菇管理问题、蔬菜病虫害防治、粮食种植技术、春耕生产、兽药使用安全等农业技术问题进行知识讲座、现场指导等,为居民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居民科学种植、养殖水平。
资源共享 主动靠前服务
聚焦社区多元需求,整合机关单位优质资源,充分发挥机关单位在政策、党建、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引导机关党员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把群众所需和党员所能结合起来,推动社区治理与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做到报而到、到而实、实而效。
贵阳市检察院第五党支部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促党建,打造贵阳“检护”未来品牌。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深入校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5次,参与“法治进校园”活动在校学生超过1200名,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成才。
云岩区整合政府、社会、市场、居民等多元主体力量,指导包装城中村项目8个,争取资金109.65亿元,为项目解决实际困难30余个;花溪区指导包装城中村项目7个,争取资金96.1亿元,为项目解决实际困难20个;南明区持续深耕“五城文化”,因地制宜打造青云路、曹状元街等一批既承载民生烟火,又传承市井记忆的特色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引导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线上、线下‘双报到双服务’,亮身份、作贡献,激发治理活力,拓宽为民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从实处发力,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以实际行动为城市基层治理赋能。”市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