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安顺市作协主席梅培源

屯堡方言大体相似又各有特点

梅培源

屯堡歇后语被当地人写在墙上。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江南 摄

安顺市作协主席梅培源谈道,屯堡方言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其发展和演变注定是一个长期持续、互相交融和影响的过程。

根据周振鹤先生在《方言与中国文化》一书中的理论,占据式移民会形成方言内部大面积的一致性,但同时又存在墨渍式移民和蛙跳型方言的传布方式。这一理论,在贵州省安顺市的屯堡村寨表现尤为显著。

首先,贵州省安顺市的屯堡村寨属于占据式移民,虽然人员来自多省份,但总体上说还是有群体划分,有着相对完整的“方言内部”。其次,鉴于屯堡卫所在贵州的分布,主要是沿着湖南至云南的交通线排列,从整体上看,具有墨渍式移民的特点,即并不占领成片的广大地域,而是选择沿线落脚,慢慢对周围有所浸润,就好像在一张白纸上滴下的墨汁那样。这个相对完整的方言内部,会根据使用群体和使用频率的变化而逐步扩大和缩小,甚至消失,最后的结果就是方言区域会因此而被隔开,形成蛙跳式分布。这也就解释了,在今天的屯堡村寨仍然存在大体相似但又各有特点的区域性方言,如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西秀区大西桥镇等地方言带有明显的与普通话较为接近的平翘舌,与其他区域不分平翘舌有着明显区别。甚至有些地区,仅一山之隔、一水之隔,而口音完全不同。

蛙跳型方言最初也是由墨渍式移民所造成的,但它之所以能够长期维持还有别的因素在起作用。比如屯堡移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有着强烈的保持原有文化的愿望。同时随着各卫所、屯堡移民之间交通往来更加频繁,而其他次方言的使用和交际就必然会被弱化,那么原先互相分散的移民方言则会趋近相似,从而保持内部方言的一致性。这也是屯堡方言大体相似但又有细微差别的原因。

--> 2024-12-24 安顺市作协主席梅培源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2336.html 1 屯堡方言大体相似又各有特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