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七星关区放珠镇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通讯员 韩雷

12月18日,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放珠镇哩东村境内六冲河左岸二级支流布罗沟中游河段的邵家水库工程建设如火如荼。目前,该工程已完成取水兼导流隧洞、大坝高边坡开挖支护、大坝基础验收等工作,预计明年9月达到下闸蓄水验收条件。邵家水库建成投用后,将解决当地8000余人用水问题以及保障灌区8980亩灌溉用水。

缺水,一直是放珠镇较为突出的问题。自邵家水库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工作专班,从宣传动员、征地补偿、纠纷化解、工程施工等方面全过程参与。

“我们给群众讲政策、讲法规,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群众明白水库建设的重要性,让他们自发地支持和参与水库建设。”放珠镇党委书记王昌茂时常带着工作人员,往返于项目现场和群众家中,将依法行政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根本,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助推项目建设有序开展。

民生事无小事。将法治理念贯穿于处理群众身边事的全过程,有利于推动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2021年以来,七星关区放珠镇2个村(社区)获“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6个村(社区)获“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市级以上“法治示范村(社区)”过半。放珠镇法治建设工作,何以能从全市200多个乡(镇、街道)中脱颖而出?

领头雁是关键。放珠镇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站所(室)负责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和指标指引,及时研究部署依法行政工作,明确时间表、路线图。

同时,放珠镇创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综治中心牵头、司法所等站所(室)积极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并发挥班子成员“头雁效应”,明确部门职责,细化目标任务,确保法治建设有人抓、有人管。今年以来,共召开党政联席会议16次,研究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13个。

执法者是重点。放珠镇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编制政府权责清单、执法流程图和服务指南,并向社会公布。每季度定期组织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线上+线下”培训方式,提高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并将乡贤寨老、返乡人员、德高望重的基层干部等培育为“法律明白人”。今年以来,放珠镇共开展培训14期,培育“法律明白人”143人。

参与者是核心。今年以来,放珠镇借助“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普法宣传队,利用赶集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册、现场知识讲解等方式,覆盖5000人次以上。同时,放珠镇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深入学校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群众既是法治建设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放珠镇以基层机构改革为契机,探索“一支队伍管执法”机制,打造“专职+兼职”执法队伍结构。按照“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家庭责任”规范化建设标准,镇、村两级建成综治中心16个,划分网格135个,组建500余人的平安建设志愿队伍,开展治安巡逻、应急救助等工作,不断夯实依法行政根基。今年以来,该镇社会治安明显向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 2024-12-24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2282.html 1 七星关区放珠镇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