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实施企业研发活动扶持计划,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

集聚创新要素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受访企业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航

竞逐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衬底先驱体材料赛道,这是康命源(贵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又一个布局。11月底,康命源公司与兰州大学副教授梁永齐团队达成产学研合作,将携手推动相关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在贵州落地。

作为一家高分子材料企业,自成立以来,康命源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短短几年间成功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自主研发的系列产品将埋地用管道寿命提高到50年以上。

今年9月,贵州对获批2023年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12家单位进行集中授牌,康命源公司凭借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其中之一,目前已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启动博士后招收与培养工作。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近年来,贵州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和能力,推动企业成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主力军。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27.2%;202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预计突破7000亿元、同比增长5.4%。

日前,在2024全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与标准创新大会上,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入选“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典型案例”,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入选典型案例的民营企业。中伟股份坚持“研发创新是第一驱动力”的发展理念,以技术引领公司全球化、科技化和现代化发展。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34亿元。

优化企业创新发展环境,增强企业科技创新活力。贵州不断完善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通过创新塑造核心竞争力。目前已制定出台《贵州省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同时,《贵州省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实施意见》也即将印发,为企业创新发展护航。

在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雅砻江柯拉光伏电站,由贵州北斗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打造的“北斗+数字孪生”全周期智能化管理平台,有效减轻了高海拔光伏电站的运维压力。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贵州北斗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推出时空AI数智底座,为多个行业领域赋能,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二十余个省份广泛应用。

科技型企业是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有效体现。近年来,贵州持续建好用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扎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多措并举强化科技型企业培育,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目前,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886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数量达到656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00家。

运用历年来的桥梁定检数据和相关经验,贵州高速集团申报的“山区大跨桥梁长期性能与结构安全贵州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为首批贵州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之一。该野外站将面向山区大跨桥梁建养技术发展需求,开展野外科学试验等研究工作。

科技围绕产业转,平台建在生产线。贵州重点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今年以来,全省启动建设的首批3个省实验室均由企业牵头组建,启动建设的22个全省重点实验室中,企业牵头或参与建设的有15个、占比68%。启动建设的6个省技术创新中心中,企业牵头建设的有5个、占比83%。

六盘水市55家企业获扶持资金550万元、毕节市49家企业获扶持资金490万元……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贵州实施研发活动扶持计划等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加大研发投入,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今年以来,贵州通过持续实施企业研发活动扶持计划,目前已支持规上工业企业793户,资助经费3.18亿元。

贵州还系统梳理企业创新需求,纳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给予支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今年以来,已立项支持企业牵头实施项目1448项,资助经费8.1亿元、占本年度部门预算的63%,撬动企业投入近10亿元项目研发资金。

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实施企业研发活动扶持计划,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推动科技研发由企业出题、创新平台为企业服务、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科研投入向企业倾斜、科技成果鼓励企业实施转化、科技资源面向全国引进,充分激发企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作用。

--> 2024-12-24 实施企业研发活动扶持计划,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2231.html 1 集聚创新要素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