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娟
“书中最让我难忘和感动的,是链接中抗美援朝老兵费晓成老先生一家两代人跨越71年,将牺牲战友刘俊清的一张带血的朝鲜纸币带给家人的故事,以及贵阳解放前‘双十一惨案’的记载,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起《筑城红韵》中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中共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负责人陈婧告诉记者。
《筑城红韵》是《贵阳历史文化丛书》分卷之一,以中国共产党在贵阳的建立发展为主线,采用编年体和记事本末体相结合的编写体例、纪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写作风格,记载党在贵阳的主要活动、主要人物、重大事件。重点向广大市民、外来游客、史学爱好者呈现贵阳的红色文化。
“从最初全面系统、严肃客观的党史正本,到如今更具可读性、趣味性、普及性的通俗读物,我们经历了三次大的改版调整。”陈婧介绍,书籍编撰过程中,编撰团队将贵阳党史上众多相关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串联起来,不少内容的切入角度新颖、挖掘的史料细节可塑,同时扩容形式,增加相关链接故事,让遥远的历史重新鲜活起来,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更有利于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了解贵阳红色文化。
据介绍,全书共有5大章节,包括马列春风拂贵阳、星火燎原旗飘扬、红军长征过贵阳、抗战大后方、迎接解放等内容,并附专章,介绍了贵阳剿匪、抗美援朝以及三线建设等。全书共约20多万字。
陈婧表示,希望通过该书的出版发行,让更多人了解、熟知贵阳的红色文化,对传承红色文化、激发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贵阳”建设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