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档案
于秋月:哈尔滨市作协散文专委会主任。曾在《长城》《天津文学》《小说林》《小小说选刊》《海外文摘》等报刊发表小说、游记、散文、饮食文化等作品。
于秋月
走在贵州,有一种凌驾于空中的感觉,这感觉是架在群山中,架在峡谷上,架在悬崖间的大桥赐予的。还有一种飞翔的感觉,这感觉是铺在山崖边,铺在僻壤乡村,铺在农家门前的道路感到的。贵州,这座大山青睐的地方,用顽强的精神、以愚公移山的韧劲,大刀阔斧,飞速发展。
如今的贵州,人在山中行,桥在山中建,路在山中通,一马平川,大气勾连。
中国奇迹,中国速度,中国品质,在贵州得到完美演绎。
我非桥梁专家,对造桥修路的知识懵懵懂懂,但我有理由自豪地站在桥与路上,采集几束绚烂的鲜花,表达我对贵州筑路人的敬意、敬重和敬仰。
交旅融合的地标
“天空之桥”彻底颠覆了我对以往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认知。
“天空之桥”服务区位于贵州黔南州余册高速公路,平塘至罗甸之间,占地面积近200亩,是贵州最大的,也是交通运输部批复的贵州桥旅融合示范服务区。服务区整体设计以“畅游星空”为主题,以双飞碟造型衬托主题,配以五星级“悬崖酒店”,还有“桥梁科普馆”“平塘大桥观景台”“山顶天文台”“观山栈道”等设施。又是双飞碟造型,又是畅游星空,又是悬崖酒店,还有山顶上的天文台和观山栈道。这一切是真的吗?
确确切切,新概念之下的“天空之桥”服务区,以优雅的姿态,前卫的造型,完善的设施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我叹为观止。这一切不是梦幻。
入住的时候正是傍晚,站在房间的落地窗前,远方一簇簇像织锦缎似的彩云在天空燃烧,古人说“落日熔金,晚霞似锦”,在这里我亲眼见到了。架在青山峡谷上的平塘大桥凌空而立,像玉带一样的桥披着色彩斑斓的霞光,那3座造型优美的蓝色桥塔,如同3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妩媚而端庄地矗立在那里,斜拉索宛若少女展开的美丽衣裳。据设计者说,桥塔的造型灵感来自苗族少女,是苗族少女婀娜多姿和艳丽的衣裙激发了创作者的灵感。
天色渐暗,我再次来到观景台。接待我们的朋友说,大约在晚上十点钟,用观景台的望远镜可以看到天上的土星。他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坐在观景台上,一面望着夜色中如梦如幻的平塘大桥,一面耐心等待。说起来,入住之后,我已经在这里的桥梁科普馆了解了一些关于中国桥梁和贵州桥梁的故事,对眼中的平塘大桥的内涵有了进一步了解,这内涵包括了人物之美,建筑之奇,建造之难,在所有的美的背后,是超凡的智慧和无数艰辛创造出来的。
夏日的夜晚最凉爽,最舒适,山里的风像懂得人心,夹着略潮湿的空气,时不时吹过来,让人感到无比的惬意。还不到10点,站在望远镜旁的老师就喊道,能看到土星了。观景台上有两台望远镜,每台都有一束白光指向天空,我想当然地认为,肯定是指向土星的。我走向望远镜眼睛盯着里面,用手微调一下镜头,“指环王”土星清晰地呈在我的眼前,遥远的土星,神秘的土星,就这么与我不期而遇了。难怪有人说土星是夜空中最美的星球之一,眼前明亮的土星外围还有一圈曼妙的光环。果然名不虚传,尤其衬在“天空之桥”上,更加神奇无比。
科普馆的同志介绍说,这里观察星球有几个优势,一是地处山区,污染少,能见度高。另外,这里雨天多,一旦晴天视宁度就特别好。他们自豪地对我说,前几天天空出现“超级月亮”,全国多家媒体包括央视都在这里进行了直播。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这里是绝佳的网红打卡之地。
我用手机拍下了镜头里的土星,心想,既然不能去太空旅行,那就把它永久保存在我的手里吧。说实话,看到土星的兴奋直接影响了我的睡眠,我想到不久前读过的畅销书《海奥华预言》,想到那个澳大利亚作者经历的种种奇遇,浩瀚的宇宙还有很多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遥远的星球给了人无限的遐想。能在“天空之桥”看到土星,也是我的一份小确幸。
爱心满满的“司机之家”
我和我先生是“候鸟”,每年冬天都要开车从东北出发去海南居住,春天返回。因为路途遥远(单程近5000公里),这一路上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了。在服务区可以打到热水,可以如厕,可以买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好一点儿的服务区里有按摩椅,这样我们已经很知足了。
而上堡服务区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虽然我们在这里只是短暂停留。我发现,美的东西,好的东西,哪怕只是看一眼也终生难忘。走进上堡服务区,大厅宽敞明亮,告示牌上面写着:上堡服务区免费向您提供休息、热水、淋浴、烘干、厨房、安保、加水等服务,欢迎您的到来。还标注,一楼有休息区,开水间,卫生间,儿童乐园。二楼为客房。三楼有休息室,学习区,厨房,淋浴间,卫生间,洗衣房,洗漱房和晾晒区。这样的免费服务真是惊到了我,我把在一旁吸烟的先生拉过来,指给他看告示牌,他一边看一边连连摇头说,不可能,不可能。这时一位穿着黄色工作服的小姑娘笑吟吟地走过来,大大方方地说,大叔,我们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是真的。先生表现出很不可思议的样子,我却乐不可支,若真是这样,我们以后跑长途就太便利了。为了眼见为实,我决定实地考察一下。看到我感兴趣,服务区的负责人张威走过来陪着我一边介绍一边看。
一楼除了卫生间,超市,还有餐饮区,有卖地方特色食品的,有各种热腾腾的小吃。真想坐下来吃上一顿。二楼客房的床单被褥很干净,符合我这个人挑剔的卫生标准。三楼应该是我要参观的重点,里面的厨房很宽敞,很讲究,空调开着,冰箱在房间的一角,还有一个四方桌子,四个椅子,靠墙有一个厨台,上面摆放着微波炉,电磁炉,油烟机和电饭锅,另有洗菜盆,菜板,饭勺子,水盆等厨房工具。想得可真周到啊。休息室里开着空调,凉风习习,有几个可躺着的沙发,墙边有个书柜,里面摆满了有关交通安全和文学类的书籍。我在墙上看到“司机党员风采”栏,上面有几个司机的照片。张威解释说,“我们这个服务区有一些经常来、甚至固定来休息的大卡车司机,我们就把他们的信息收集起来,其中有一些是共产党员,我们就在这成立了一个临时党支部,不定期组织他们学习党的文件,党的知识,探讨当前形势,以及作为党员我们该如何践行。这个临时党支部很受过往党员司机的欢迎,他们热心地帮着我们宣传,帮着我们服务,帮着我们完善,监督我们的工作,随时指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已经成为服务区必不可少的编外工作人员了。”张威说,“我们不仅要提供良好的服务,更要把所有过往的司机和旅客当作自己的亲人。凡是在我们服务区注册登记的,我们都为他们买了交通险。”
张威还说,前几天一个中午,上堡服务区广场来了几辆大货车司机,坐在路边准备吃自带的午餐,现场管理员见状,立即将他们引导至司机之家餐厅就餐,几个人惊诧地看到餐厅里的摆设,货车司机蒋师傅激动地说:“谢谢你们,贵州的服务区真是越来越好了,为我们考虑得这么周到,说实话,坐在太阳下吃饭人都快晒化了,现在可以一边吹着空调,一边热菜,吃饭成了一件美事了。”另一位司机说,“真是没想到啊,而且过去也不敢想啊。服务区把我们长途时的衣食住行问题都解决了。简直就是我们的一个家呀。”
张威笑着说,这样的事太多了,若不是你们着急赶路,我能和您说上几天。我灵机一动,我们可以加微信啊,你把故事从微信传给我啊。张威爽快地答应了,于是,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故事从张威那儿源源不断地发给我。张威说,秋月老师,这里只是我们贵州服务区的一个小小的展现,您要想多了解,您就多走走,多看看,贵州交通人定然不负您的期望。
是的,上堡服务区“司机之家”名副其实。我由衷地为贵州交通人叫好,他们把工作细致到了点点滴滴,我们想到的,他们做到了,我们没想到的,他们也做到了。
(贵州省作家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