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安顺市平坝区奏响教育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平坝区2024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平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平坝区第七届中小学足球联赛。 (平坝区教育局供图)

2024年,安顺市平坝区昌河中心小学在该市举行的六年级统一质量监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全市二类小学教学质量综合排名第一,其综合分值达576.16分。

“这份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对学校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成为推动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昌河中心小学校长杜飞说。“学校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提升,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形象,也为学生们的成长和学习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近年来,平坝区始终将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大计,将其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该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致力于提升教师素质和办学水平,持续优化校点布局,提高办学质量。教育事业得到显著发展,人民群众享受更优质、更公平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增强。

立德树人、优质均衡、提质培优、改革创新……这些饱含温度的关键词勾勒出平坝区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征程中大步迈进的美丽图景,奏响了一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激昂奋进曲。

以“快”破局 加速推进教育民生项目

走进平坝区第三小学,现代化教学楼拔地而起,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智能教学设备,塑胶跑道环绕绿茵足球场,校园内书声琅琅、活力满满。

“新学校不仅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还开设了特色课程,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我们做家长的特别安心。”在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途中,家长们对新建学校赞不绝口。

平坝三小占地58.53亩,新建了教学楼及辅助教学设施、办公场所、厕所以及体育运动场,规划设立42个教学班1890个学位,一期工程已完工并于2024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目前在校生人数为1091人。

“平坝三小的正式启用,有效缓解了城区小学入学压力,为周边适龄儿童开辟了一条便捷、优质的教育新途径。”该校副校长龙敏章表示。在组建师资队伍方面,教育部门也投入了大量心血,提前从全区范围内选拔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骨干,这些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为教学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长期以来,平坝区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全面升级教育设施,致力于提升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不断优化学校布局,提高教育品质。

2024年,平坝区已筹集资金共计5242万元,以持续改善教育基础设施的不足。平坝区白云镇肖家幼儿园、平坝区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工程、平坝第一高级中学教学区活动场地维修改造工程、夏云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红湖中学基础教育提质扩容等12个教育项目均已按期建成,进一步改善全区公办学校办学条件。

以“质”为要 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

在红湖中学,入职不到三年的英语教师邓雅文,回忆起首次登上讲台时,面对顽皮的学生,在课堂纪律管理方面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幸运的是,在平坝区“青蓝工程”的引领下,学校安排了资深的王倩老师作为她的指导教师。王老师悉心传授了自己的带班理念,并向她提供了“积分奖励法”和“小组竞争制”等有效的教学策略,还以示范课的形式,指导邓雅文在教学技能及班级管理方面得到快速成长。目前,邓雅文已经能够独立应对各种教学挑战,她所教授的班级英语成绩也稳步提升,在专业成长方面,她也从新手教师逐渐转变成了成熟的专业英语教师,在去年平坝区初中英语优质课评比中,她获得了一等奖。

“学校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发展,搭建多元成长平台,每月校内培训、每年选派外出进修、校领导定期谈话与听课指导、建立校级交流机制组织教研活动、实施‘请进来,送出去’邀请专家讲学及安排跟岗学习等,助力其成长为教育中坚力量。”红湖中学副校长梅培泉说。

师资力量是教育事业的支柱,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优劣和学生发展的未来。为进一步提升师资力量,平坝区采取了多种措施,让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有“梯”可攀。

——建立校长负责制抓落实。通过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校长,33所中小学进一步建立健全“一章程、两清单、三制度、四机制”,提升制度运行质量,更好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引才聚智添活力。2022年以来,平坝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69名、“特岗计划”招聘100名,人才引进18名,招募“三支一扶”人员12名,有效补充了中小学师资。此外,还通过“青蓝工程”结对帮扶、实施“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工程,着力打造优秀管理人员、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群体,全面提升骨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借助“强师工程”培养人才。2022年以来,共投入培训经费250余万元,完善教师专业化成长顶层设计,从学校管理层、骨干教师、一线教师、新入职教师四个层面全方位开展培训活动,通过培训着力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

以“优”领航 特色教育蓬勃发展

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平坝区以其独特的教育视角和有力的实践举措,在体育教育领域深耕细作,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特色教育项目,为莘莘学子开启了一条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绿色通道”。

平坝区各学校紧紧围绕《平坝区中小学生阳光体育方案》,积极构建“1+N”运动团队体系,为校园体育活动的全面开展筑牢根基。其中,“1”所代表的特色大型体育团队成为学校体育名片,而“N”个多样化的学生运动社团,则充分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运动需求。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社团百花齐放,学校操场上、体育馆内,处处活跃着学生们矫健的身姿,营造出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体育氛围。

以平坝第一高级中学为例,在每周四的社团课与平时的体育课时段,校园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运动景象。足球场上,球员们激烈角逐,战术配合有模有样;篮球架下,同学们身手敏捷,投篮动作潇洒自如;田径跑道中,健儿们风驰电掣,向着终点全力冲刺。

“刚开始长跑训练的时候,觉得太累了,甚至想放弃。但在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陪伴下,我坚持了下来,现在不仅跑步轻松了,学习压力也缓解了很多。”16岁的尹韬,就读于高一(5)班,今年凭借在2024年安顺市青少年田径比赛中的突出表现,以及中考成绩达到全市普通高中录取最低分数线,顺利被平坝第一高级中学录取。

“高一年级着重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营造轻松愉悦氛围,助力其感受体育魅力,为后续发展筑牢根基。”平坝第一高级中学体卫处主任蔡晋表示,该校体育高考成绩斐然,年均近50人参考,本科上线率为70%以上。2024年,体育专业的肖培、王丹等学生升入华中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名校。

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平坝区教育局的精心谋划与各学校的扎实落实。尤为关键的是,平坝区建立了完善的升学保障机制,这一举措为体育特长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在各类体育赛事中获奖的学生和指导教师都能获得相应奖励,在升学方面也享有优待政策。

据统计,今年9月,已有13名小学毕业生和8名初中毕业生通过这一机制顺利升入理想学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平坝区的“阳光体育运动”特色教育,不仅让学生们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更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在接下来的教育征程中,平坝区将继续以阳光体育运动为笔,书写素质教育的绚丽华章,助力学子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

(沈长志)

--> 2024-12-20 ——安顺市平坝区奏响教育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2049.html 1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