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毕节市金沙县

“名誉村主任”助力基层解纠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权若青

“大家不要争吵,一个一个讲。”

“这是我家的地,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就是不租给你了!”

“我们有合同的,现在你反悔,不行,必须按照合同来!”

…………

日前,在毕节市金沙县安底人民法庭院内,一场由人民调解员和村干部联合主持的调解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这一起由金沙县人民法院安底人民法庭于2023年受理,因猕猴桃产业发展引发土地租赁合同的案件,法庭梳理清楚案情、归纳争议焦点后,认为事实虽然比较清楚,由法院作出裁判也比较简单,但这么做并不利于矛盾实质化解。

法庭干警到村里走访后,发现此类情况屡屡发生,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一系列衍生纠纷,于是建议双方当事人到村支两委进行调解,通过谈心谈话,化解纠纷。

“法官到村里办案,在家门口说事儿,方便、快捷,不仅接地气,也避免了乡里乡亲因对簿公堂留下仇怨。法官来到‘家门口’,诉讼服务真是方便。”村干部们赞不绝口。

近年来,金沙县人民法院安底人民法庭积极探索推动“名誉村主任”解纷工作法,名誉村主任由法庭干警担任,在选派过程中,主要围绕干警自身优势、特长、履历等因素进行选派。一方面在乡镇综治中心或村(社区)设立法官工作站,名誉村主任定期开展工作,对家庭、邻里纠纷,先和村干部联系沟通,推进纠纷源头发现、源头化解;另一方面开展定期培训,讲授法律常识,分享调解经验,提高调解员的调解能力。

“我腿脚不方便,平时走不到远处,今天法官到这里来给我们讲老年人遭诈骗的例子,这让我们独居老人晓得如何防骗了,以后有什么矛盾可以直接来法官工作站,真的很方便!”茶园镇团结村的何大爷说。

在茶园镇团结村担任“名誉村主任”期间,陈超每月都要来法官工作站进行普法宣传活动,与村民圆桌就座、面对面唠家常进行普法宣讲。

宣讲过程中,陈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结合当地的生动案例,为村民讲解关于土地权属、婚恋纠纷、老年人权益保障等法律知识,切实增强群众法律意识。

除了宣讲法律知识,“名誉村主任”还忙着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仅用几天时间就帮我们把血汗钱要了回来,还不收任何费用。”

几年前,安底镇建立了一个辣椒基地,不少当地群众到该基地务工,然而务工结束后却没收到劳务报酬。合作社给出的理由是现有流动资金不够支付劳务费,于是便一拖再拖,未及时给付。

无奈之下,39名劳务工人来到法庭,表示要通过法律途径要回这笔血汗钱。法官孙瑛进一步询问得知,这笔劳务报酬总额3万余元,由于涉及的当事人数量众多,一旦进入诉讼程序会增加群众诉讼负担。

在充分了解群众诉求后,孙瑛考虑到村委会熟悉当地人情的实际,立即与当地村委会联系,指导村委会开展调解工作,很快合作社支付了劳务工资。

数据显示,金沙县人民法院安底人民法庭自2023年以来诉前累计化解各类纠纷683余起,进行普法54余次,通过亲友说理、邻里说情、主任说法等方式,快速调解处理纠纷210余起。

金沙县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中践表示:做好基层调解工作空间广阔、责任重大,将在总结推广“名誉村主任”解纷工作法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深入乡村(社区)的阵地优势,实现法官指导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参与矛盾纠纷诉源治理的“双向奔赴”,以最便捷的非诉讼方式为老百姓化解纠纷。

--> 2024-12-20 毕节市金沙县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2038.html 1 “名誉村主任”助力基层解纠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