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在都匀市金恒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干部群众庆祝搬迁8周年—

山歌唱不完好生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晓琳 王维维

“就业增收门路多,美好生活天天享……”12月14日,黔南州都匀市沙包堡街道金恒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身着盛装的搬迁群众李彩霞和伙伴们唱着自己写的山歌,歌唱美好新生活。

“今天是我们安置点搬迁8周年,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庆祝这个日子。”金恒星社区党委书记徐君笑着告诉记者。现场,悠扬的山歌、动听的芦笙、有趣的游戏,干部群众聚在一起,人人脸上喜气洋洋。

回想起搬迁前后的生活,李彩霞说:“变化太大了,再多的山歌都唱不完我们的好生活。”

2019年,李彩霞一家五口从交通闭塞的都匀市归兰乡富裕村搬到位于市区的金恒星安置点,开启了新生活。“搬来后,两个孩子上学方便了,老人看病容易了,我也开了一家少数民族服饰公司,带着搬迁群众把手艺变成赚钱的门路。”李彩霞说,如今,公司已经带动30多名妇女就业。

同样,新家也让罗肇邦创造了自己的新事业。

“我家是2016年最早搬迁的一批。当时,我看准了装修行业,加上新家就在城里,我自己又有装修经验。于是,大胆贷款80万元,在自家楼下租两间门面,开了一家装修公司。”罗肇邦说,“每年有20多万元纯收入,还能带着社区30多人就业,我觉得挺自豪的。我家住的那栋楼叫幸福楼,我相信我们未来的生活会更幸福!”

搬迁群众的幸福生活,除了自身努力外,还离不开社区的支持。

近年来,金恒星社区紧盯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全力以赴。从完善社区文化广场、百姓舞台、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到开设社区食堂、积分超市丰富社区服务功能;从针对性提供烹饪、电工、家政育婴师等就业培训,到增设手工作坊、文创空间等发展指尖经济;从环境整治、普法宣传、文艺活动开展等方面,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参与自管自治、共建美好家园的行动,促进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金恒星社区先后获得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社区、都匀市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都匀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先进村(社区)等殊荣。

干部的努力群众看在眼里。

72岁的王继芬老人对此颇有感触:“大家都是从村里搬进城里来的,对城里的生活不太适应。”

“以前一天无所事事的日子确实不好过。”71岁的罗兰芝老人笑着说,“还是社区有办法,为我们老年人着想,联系了公司给我们做手工活,能打发时间,又能挣钱,还能跟大家聊天,生活有意思多了。”

徐君介绍,金恒星社区2339人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428名。结合老人大多会做针线活的特点,社区与辖区内一家服装厂合作,用订单方式让老人参与部分服装加工。

除了手工作坊,金恒星社区还通过开展就业信息监测、技能培训、岗位开发等举措,引进贵州洁臣洗护有限公司、贵州黔穗家宴有限公司、都匀市可浩食品经营部等多家企业,带动群众稳定就业350余人,人均增收4000余元,有效解决安置点老人、妇女就业难题。

讲起8年来社区的变化,搬迁群众罗顺军喜笑颜开:“新修了文化广场,开通了公交,引进了企业,增加了群众收入。我们今天在这里吹芦笙、跳民族团结舞庆祝搬迁8周年,祝愿我们的家园一天比一天好!”

当天,社区还举办了各类趣味游戏、座谈会和篝火晚会,大家共唱一首歌、共享一桌菜,围绕着燃烧的火把,跳起欢快的舞蹈。未来的日子,也必定像熊熊的篝火一样,温暖明亮。

--> 2024-12-19 在都匀市金恒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干部群众庆祝搬迁8周年—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1983.html 1 山歌唱不完好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