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普定黄桶街道推行积分制管理——

村里事变家里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媛媛

12月16日,在安顺市普定县黄桶街道青山社区一超市内,社区居民候贻翠未花一分钱,利用积分兑换,便带走了牙膏、牙刷等物品。

在这个社区,村民参与志愿活动等均能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商品。在黄桶街道,积分制已遍地开花,12个村(社区)通过小积分给乡村带来了大改变。

每天空闲时,62岁的候贻翠就会在村里转一转。见到有人乱丢垃圾,她会上前劝导;见到地面脏乱,她也会主动清理。

最近的一次清理发生在11月初。她发现街道上堆了大量垃圾,立即拿出工具,将垃圾铲进垃圾桶,获得了10个积分。目前,候贻翠通过主动打扫大街、劝导他人勿乱丢垃圾等行为,已获得100余个积分,可在社区一家指定超市内兑换商品。

今年8月,黄桶街道按每个村(社区)3000元,共计拨款3.6万元,鼓励辖区12个村(社区)推进积分制。哪些行为可获得积分?青山社区党支部书记周洪祥介绍,在积分制出炉前,他们经过院坝会、上门走访等多种方式,充分征求广大群众意见,最终制定出量化条款。大家参与的25个事项均可获得相应积分,涉及志愿活动、宣传政策、文明实践等多个方面。比如,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被采纳后可获5个积分。

在青山社区居务公示栏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张贴出积分统计表,公布获取积分人员的名字、分数以及积分事由。“我们公开透明接受大家监督。”周洪祥说,在社区推出积分制以前,他们就如何让积分制在阳光下运行进行了充分讨论。如今,用积分兑换商品需积分超市负责人监督,记录员负责记录发放,复核员则负责复核积分。同时,还会通过微信群等渠道,向大家通报相关情况。

据介绍,黄桶街道各村(社区)按照每日积分、季度兑分的原则,每季度末由村(社区)组织召开积分兑换专题会议,核实登记积分情况,并向本人反馈,将积分结果、积分事项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在公开栏、微信群等渠道进行“晾晒”,接受群众的质询和监督。

今年以来,黄桶街道12个村(社区)累计兑换积分9600分,兑换物品120余件。积分制有效激发党员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主人翁意识,乡村治理从“村里事”变成“家里事”,村民由“台下看客”变为“台上主角”,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下一步,黄桶街道将继续以积分兑换为“助推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带动更多力量投身基层治理。

--> 2024-12-19 普定黄桶街道推行积分制管理——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1968.html 1 村里事变家里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