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小芳)今年,遵义市红花岗区依托城乡环卫一体化特许经营项目,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规范建设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合理布局公共区域、居民小区(片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并同步推进环卫清运升级,打造清新宜居环境卫生新面貌。
该区推行“桶装车载”环卫新模式,在作业过程中能实现“桶车对接”,做到垃圾不暴露、转运不落地、沿途不渗漏、路面零污染。同时,大幅提升垃圾收集率,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前那种垃圾箱要用铲子铲上车,很吃力。现在换了这种垃圾箱后,不产生二次污染,也不会暴露垃圾,操作更轻松、更方便,效率更高。”环卫辅工唐保孝说。
在清运流程上,红花岗区针对社区自治、居民自治、开放式小区等居民小区(片区)实行“分散收集+统一收运”,针对有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实行“内部规范+集中收运”,对小区内部现有的生活垃圾设施设置、分类标识等进行规范指导,建设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收集点。
“目前,红花岗区依托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已完成了老城区域的居民小区以及部分公共区域的分类设施全覆盖,正在推进中华路沿线中华路街道、延安路街道,以及北京路街道的分类设施踩点建设工作。”红花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及环卫清运模式的升级,同步建设环卫智慧化平台,让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实现智慧监管。通过智慧化平台建设,进一步实现环卫作业效率,提升环境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