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铎印
“有事必应”与“无事不扰”各有侧重,又辩证统一、相辅相成。通过这种“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方式,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创造更加便利、更加公平、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市场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像清新的空气和肥沃的土壤,呵护企业成长壮大。“无事不扰、有事必应”当成常态,通过这种“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方式,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创造更加便利、更加公平、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市场环境。
“无事不扰”,就是不干扰企业的正常经营,让企业心无旁骛发展主业。
从本质上讲,“无事不扰”是明确政府权力边界、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体现。政府各级职能部门深入企业调研,送温暖、送政策、解烦忧,让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爱。这些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值得点赞。但是,大量重复、无必要的入企调研,会干扰企业正常的经营,分散企业的发展精力。
如何处理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关系,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是考验地方政府的重要课题。
亲而有度,无事不扰,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现实中,个别地方没有统筹好安排、把握好尺度,导致过多的涉企检查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和烦扰,让企业无法集中精力投入生产经营,反而影响了营商环境。由此,北京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化办理,营造“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的良好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浙江全面实行“综合查一次”,统筹各执法部门检查计划,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让企业轻装上阵谋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活力、创新活力的必要性、紧迫性不言而喻,各地探索推行“无事不扰”制度,传递出稳预期、强信心的积极信号。
“有事必应”,就是持续深化改革,提升服务效能,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让企业安心专注经营与发展。
市场经济发展中,企业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和困难,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及时掌握企业需求,大力推行全程免费代办帮办、不见面审批、24小时“不打烊”等服务,积极落实各类惠企政策,帮助解决企业“成长中的烦恼”,让企业轻装上阵谋发展。
“有事必应”是本职,“无事不扰”是本分。“有事必应”与“无事不扰”各有侧重,又辩证统一、相辅相成。政府部门要本着“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的服务精神,既要避免“用力过猛”“执法扰企”,又要尽可能纾企业之困、固市场之本、培创新之元,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招商安商优商,支持企业发展,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无事不扰、有事必应”成为常态,越能体现一个有为政府智慧,不断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