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安顺一流旅游城市建设和世界级旅游景区打造,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为安顺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2023年以来,安顺市检察机关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安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安全生产、无障碍环境建设、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58件,5件案件获最高检典型案例。
守好优质资源,营造舒适旅游环境。围绕环境污染治理,筑牢两江流域生态屏障。为保护好黄果树、龙宫、屯堡、格凸河等优质旅游资源,聚焦安顺市委、市政府“一城三核四区五带”发展思路和打好固废综合治理、重点河湖污染治理等领域攻坚突破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安顺市检察机关先后开展城乡固体废物和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水源保护、矿山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公园保护等领域专项监督,办理公益诉讼案件86件。围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以“四大文化工程”为重点,聚焦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红色资源、农耕文化、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开展专项监督,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7件,推动修缮重点文物9处,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
护好核心客源,强化旅游安全保障。紧盯消防安全红线,防患于未然。安顺市检察机关走访排查121家餐饮店、民宿、酒店和46处公共娱乐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对燃气使用、消防设施验收、电梯、游乐设施和景区索道等特种设备检测方面存在的苗头隐患,推动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多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检查,治理问题28个。紧盯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守牢平安出行“底线”。对辖区内旅游沿线开展排查,督促交通运输部门及时修复受损设施和隐患路段12处。安顺市西秀区人民检察院对连接贵阳、贵安新区和安顺的城际道路贵安大道存在擅自开设道口引发多起交通事故的重大安全隐患问题,督促主管部门申请资金增设交通标识进行治理。紧盯旅游市场乱象,维护游客消费安全。依托“畅游瀑乡检察工作室”等延伸监督触角,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虚假宣传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推动市场监管部门查处违法行为6起。
管好配套服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展名特优农产品保护,做好“土特产”文章。督促主管部门指导“安顺金刺梨”“镇宁蜂糖李”“普定朵贝茶”等农产品生产企业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产销全流程主体责任,切实保障群众“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消费安全。打造无障碍旅游,做优服务品质。聚焦游客出行、用餐、就医、旅游等领域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监督,推动高铁站、景区等完善无障碍设施30处。安顺市镇宁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成立“蓝守杖”工作室,推动相关部门对黄果树迎宾大道不符合标准的无障碍通行设施整改17处,促进旅游区无障碍设施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助力旅游城市“有碍”变“有爱”,切实保障特殊群体旅游出行便利。
(韦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