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黄果树旅游区木厦河村依托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天然冷水优质牧草养出中华鲟梅花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玉山

12月8日,寒冬料峭,记者走进位于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龙宫镇木厦河村的丰顺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木厦河养殖基地,只见一条条中华鲟在山泉水中欢快游动。

土沃则稻香,水美则鱼肥。木厦河村因地制宜,利用得天独厚的天然冷水资源和地理优势,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谋划SPV冷水鱼养殖项目,着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目前,全场鱼苗数量达60万尾、存塘量达200余吨,预计年出塘量能够达到700吨至800吨。70%的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剩余部分则销往云南、广东等地。”该养殖基地管理人员林伟说。

冷水鱼养殖仅是木厦河村发展多元种植养殖业的缩影。除了冷水鱼养殖,木厦河村还积极探索梅花鹿养殖。

今年,在木厦河村支两委的扶持下,退役军人王雄成功引进了半野生纯种梅花鹿进行养殖。得益于村里提供的优质皇竹草作为饲料,梅花鹿生长状况良好。

“一只梅花鹿一年可以割取大约四斤鹿茸,市场上鹿茸的价格在3000元一斤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村里面积极协调解决养殖用地、用水等问题,为我的梅花鹿养殖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王雄告诉记者。

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乡村创业活力迸发。

木厦河村种姜大户林大海在村里流转163亩土地种植小黄姜,不仅有效解决当地耕地不足问题,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今年,小黄姜亩产达到2000多斤。采收期间,每天有30多个工人收姜,每人每天能获得100元。”林大海说。

此外,村里还种植了茶叶200余亩、蜂糖李700亩等特色作物,形成了多元化的种植结构。“我们村通过群众会、院坝会、板凳会等多种方式,广泛了解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进组入户鼓励村民参与精品果蔬种植。如今,已有三分之一的村民加入到精品果蔬种植中来。”木厦河村党支部书记雷兴发说。下一步,木厦河村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 2024-12-12 黄果树旅游区木厦河村依托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1483.html 1 天然冷水优质牧草养出中华鲟梅花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