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萃 田芝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这是对西部地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宏大的工程,体现在政治领导、创新能力、民生福祉、共同富裕、总体安全等诸多方面。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核心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贵州作为全国现代化建设任务最重、挑战最大、困难最多的省份之一,必须更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统筹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
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核心竞争力。从整体性逻辑出发,高质量发展指的是一种整体性的高质量发展,表现在高质量的物质基础、高质量的精神生活、高质量的文化实力、高质量的民生福祉、高质量的生态环境、高质量的党的建设等众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是事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必须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为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提供强大核心竞争力。
培育新质生产力,激发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创新动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核心要靠创新驱动。一是聚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和建成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完善数字产业发展机制,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创新“东数西算”落地路径,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等枢纽节点联动机制,打造全国领先的国产化智算集群。强化数智技术赋能机制,创新政府引导、市场投入、行业协同的数字化转型投入模式。二是聚焦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坚持生态文明基础制度,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生态保护修复机制、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彰显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价值追求。改革是为了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从“衣食无忧”到“高品质生活”,是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生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目标是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维护更高水平安全,筑牢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安全屏障。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深化安全发展体制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一是健全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二是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树立大安全理念,构建新平安格局;三是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四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基层平安建设工作机制。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苏州大学基地。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2AD02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