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完善数据制度建设激发数据要素创新创造活力

孙绍勇 杨文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强调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并指出“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数据要素对传统生产要素的生产替代和增值方式的扩展,使其自身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核心驱动要素。近年来,我国充分重视数据要素的开发和利用,强调以完善数据制度建设激发数据要素创新创造活力,从而在生产关系层面赋能和引导新质生产力健康发展。

健全数据产权制度提供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

强化数据权属界定与分类管理,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可靠的要素支撑。确保数据创造者、处理者和使用者等数据主体的合法权益既是尊重劳动成果的体现,也是推动新技术、新模式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激励数据主体将更多的数据资源投入到研发创新和应用环节。一方面,明确界定各类数据的权属关系。要遵循现代市场经济产权制度的普遍规则,结合数据要素特性强化高质量数据供给,探索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推进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和市场化流通交易,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数据产权制度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基础数据和数据衍生品作为数据分类基础框架,把涉及个人的原生数据所有权归属个人,保护其应享有的资源所有权和基本收益权;把衍生数据使用权归属企业和政府等数据二次开发的主体,以此激发其对数据要素价值的挖掘,促进数据创新和增值利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要素资源支撑。另一方面,抓好数据分类确权工作。依据数据的敏感程度、重要性及用途将其分为不同等级。对于公共数据,加强开放共享,统筹授权使用,打破“数据孤岛”。按用途加大供给使用,推动用于公共治理、公益事业的公共数据有条件无偿使用,探索用于产业发展、行业发展的公共数据有条件有偿使用;对于企业数据,鼓励探索企业数据授权使用新模式,引导行业龙头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发挥龙头作用,促进与中小微企业双向公平授权;对于个人数据,要按照个人授权范围依法采集、持有、托管和使用。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个人信息数据,由主管部门依法授权使用。

优化数据产权登记体系与技术支撑,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数据产权登记一头连接着创新,另一头连接着市场,建立面向数据动态流转和价值实现的数据产权登记体系,是发挥数据要素潜能以驱动生产力跃迁升级的重要前提。一方面,构建并优化全国一体化数据要素登记体系。兼顾数据要素登记工作中的权益属性、资产属性、流通属性,形成一套全面和统一的操作指引。重点把握数据价值链中数据形态和产权变更等关键环节,建立适配数据要素流通价值链的登记体系。另一方面,强化前沿数字技术的运用,提升数据产权登记的智能化水平。既确保数据产权登记的准确性,又保障企业在培育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对数据产权的高效管理,增强数据要素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赋能效用,有利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健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营造良好环境

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市场基础。覆盖全国、规则一致、标准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是实现数据价值共享的重要途径,既能够实现技术和数据的自由流通和高效利用,又能够为经营主体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创造良好环境,推动新质生产力实现跨越发展。一方面,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标准,确保不同地区和行业间的数据资源可以无障碍互通,支持跨行业、跨区域的数据交易。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全国性的数据交易平台,使数据资源能够在一体化框架下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最优分配,以此释放数据要素对生产力革新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进而驱动新质生产力形成。

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定价机制,让数据要素加速向新质生产力流动和聚集。在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大市场下,科学的数据要素定价机制有利于推动数据要素收益合理分配,对于发展以数据要素为核心驱动的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一方面,建立全面、准确、及时反映数据要素成本、价值和供需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探索数据要素流通交易路径,明确数据质量的评价维度、指标体系和评估流程等定价方法,建立数据要素定价制度规范。另一方面,大力开发数据产业,促进数据要素产业规划布局,以产业规划、集聚带动数据要素定价,加快数据要素流通交易,为新质生产力坚固数据产业基础。

健全数据要素安全治理体制构筑安全屏障

创新政府数据安全治理机制。政府不仅是布局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规划者,也是有序引导和规范数据要素治理的指挥者。因此,要牢牢守住数据安全底线,明确监管防范红线,打造安全保障防线,营造包容创新、公平开放、监管有效的数据要素市场环境,以规范数据安全流通利用规则来增强数据要素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效益。同时,要强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展分行业、跨领域的监管,建立符合实际的数据联管联治机制,健全网络和数据安全保护监测机制,提升数据治理的纵深防护与综合防御能力。

优化企业数据安全治理机制。各类企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企业的数据安全是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和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变量。因此,企业主体要夯实数据安全保障,在数据要素治理中发挥经营主体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首创精神,围绕数据来源、数据产权、数据质量、数据使用等,在数据采集汇聚、加工处理、流通交易、共享利用等各环节,推动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既通过提升数据安全治理能力提高生产的精确度和灵活性,又推动商业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流程的革新。同时,要敢于和国际市场对标,积极投身安全可控的数据要素技术研发攻关,以维护科技数据安全、产业数据安全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动能。

完善数据安全整体性治理机制。要把数据安全治理贯穿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全过程,从多个层面加强数据安全整体性治理。一方面,鼓励多方力量参与数据要素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维护数据要素市场良好秩序。加快推进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国家标准及数据要素管理规范贯彻执行工作,推动社会团体积极加入数据要素治理的工作中,发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整体协同作用,全力维护数据要素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信任机制、协调机制和整合机制,以完备的体制机制确保数据安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4-12-11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1367.html 1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完善数据制度建设激发数据要素创新创造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