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桂榕
源头治理,多元解纷,减轻企业诉累;创新服务,便利诉讼,做实助企护企;“放水养鱼”,善意执行,护航经济发展……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
“我们始终坚持‘公正与效率’主题,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打造‘贵人服务·热忱凉都’品牌,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六盘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王大权对记者说。
多元解纷 矛盾化解在诉前
“短短几天时间,就帮我们解决了纠纷,实在太感谢了!”不久前,六盘水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成功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双方企业签订调解协议后连连为法院工作点赞。
这是“法院+商会”调解机制为企业解纷解难、营造宽松发展环境的一个缩影。
2022年以来,六盘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履职,与六盘水市工商联建立起“法院+商会”调解机制,形成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人民调解等多元解纷合力,实现各类涉企矛盾纠纷高效、便捷、低成本、实质性化解,为企业降成本减诉累,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司法动力。
今年1月至10月,六盘水两级法院诉前委派调解案件23429件,调解成功19690件,诉前调解成功率达84.04%,大大减轻了企业和群众的诉讼成本和时间成本,为化解纠纷提供了最优路径。
便利诉讼 案件审理驶入“快车道”
10月12日,钟山区人民法院“映山红”女子速裁速调团队收到一起租房合同纠纷案件。该案件标的高达100万余元,一度致使原告企业资金运转遭遇困境。
收到案件后,“映山红”女子速裁速调团队启动案件分流程序。因该案件被判断为“简案”,便由“映山红”女子速裁速调团队的小单团队负责。经过对案件仔细梳理,小单团队负责人黄单发现双方对标的金额不存在争议,仅对付款方式存在争议。
“租金拖欠了一年多,一开始双方情绪都比较激动。不及时解决的话,双方矛盾极有可能进一步激化。”黄单告诉记者。
随后,小单团队分别与原、被告企业进行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努力为纠纷探寻最优解。当天,双方便达成一致意见,被告企业分三期支付全部租金,双方企业冰释前嫌。
公正高效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所盼,也是六盘水法院努力的目标。六盘水法院全面升级诉讼服务,深化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改革,充分利用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实现现场立案标准化、自助立案便捷化、网上立案全覆盖。
不久前,上海某服务有限公司通过网上立案、网上举证质证、在线调解等流程,在“映山红”女子速裁速调团队的调解下,仅用三天便追回了被拖欠两年多的账款。
“变”中见“便”,一系列变化背后折射出六盘水法院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中的探索和创新。今年1至10月,全市法院审限内结案率为95.65%,超12个月未结案比为0.01%,努力快速为企业解决纠纷。
“放水养鱼” 善意执行实现双赢
在处理一起劳务纠纷执行案件中,水城区人民法院发现被申请人某农业公司产品滞销严重且现有资产不足以偿还债务。经过大量走访调查,不仅帮助公司搭建起产销渠道,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困难,还让工人及时拿到工资,避免企业因法院执行而陷入更深的经营困难。
在突出执行工作强制性,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六盘水法院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严格规范公正执行,不断提升执行质效和司法公信力。
“为创新涉企服务举措,水城区人民法院多方联动,既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又坚持比例原则,找准双方利益平衡点。”水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彭江对记者说。
2023年,水城区人民法院推出“执前督促”机制,并将服务端口前移,在案件受理阶段对涉企案件进行标识,通过前端介入,提前了解被执行人经济状况,持续加大执行力度。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善用执行和解等柔性措施,确保申请人权益得到及时保障,平均结案用时缩短15天。
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六盘水法院扎实开展“贵在执行”专项执行行动,在依法强制执行的同时,坚持善意文明执行,审慎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杜绝超标的、超范围查冻扣;依法慎用失信惩戒措施,采取“放水养鱼”等措施,实现当事人双赢、多赢和共赢。
截至10月底,六盘水两级法院共执结涉企案件5700件,执行到位金额16.9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