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美玉山果,千年中国榧。初秋,云雾缭绕的遵义市务川自治县石朝乡大漆村,一颗颗翠绿色的香榧果挂满枝头,炊烟袅袅,一片宁静美好的山村图景。就是这小小一颗香榧果,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过往边远苦寒的国家级深度贫困村,到如今富裕和美的“云上石朝”,靠着一人接着一人干,一棒赶着一棒追,大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千里引种 地理特点转“劣”为优
大漆村地势山峦重叠,沟壑纵横,不仅交通不便,土壤还主要由石灰岩发育而成,土质松散贫瘠,加上气候高寒,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仅能维持生计,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村里895户3731人中,脱贫户有278户1221人,挖掘大漆村的土地和气候资源实现增收致富,成为每一个大漆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高寒的气候让适合大漆种植的可选农作物少之又少,加之产量较低,很多土地便逐渐被抛荒,但村民们仍盼望着找到合适的产业能让他们增收致富。
2014年,大漆村成为国家税务总局遵义市税务局的定点帮扶村。经务川自治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加上帮扶单位遵义市税务局的助力,香榧从遥远的江浙山陵来到石朝大漆。这里平均海拔1262米,年平均气温13℃,多雾凉爽且光照充足的气候刚好适合香榧生长。于是,远道而来的榧苗找到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它们在此落地生根,将根系扎进大漆的土壤,而后长势喜人,十年后枝头便挂满硕果。
产业扩链 增收途径由少及多
现在的大漆村香榧种植园已成长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香榧基地,园内共种植香榧2.5万亩28万株。村民以土地入股,将土地流转给务川万年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期限30年,每年每亩50元的土地流转费,产业收益再分红15%给农户。
2020年,为进一步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在遵义市税务局帮扶下,大漆村积极探索产业振兴路,最终因地制宜发展香榧套种金银花、大豆及辣椒的山地特色产业,助力产业升级促村民增收。
2022年,香榧产业历经多年的探索,探索实施为“公司+基地+农户”扁平化管理模式,务川自治县务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对香榧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管护,对剪枝、授粉等专业技术要求高的管护,交由公司技术人员完成,并由公司免费提供化肥和农药。而农户只需负责除草、施肥等一般性日常管理工作,到年底,再由公司按每棵香榧树5元结算日常管理费给农户,丰收时公司再按每斤2元的价格支付榧果采摘和剥皮劳务。
在不影响香榧树成长的情况下,农户可自由安排林间土地。此外由于植被恢复花源充沛,村民们还自发配套养殖了蜜蜂,一桶蜂一年能产蜂蜜15斤蜜,每斤市值150元,加上香榧土地流转费、管护费、榧果收入及分红,平均每家年增收6000余元,真正走上从脱贫户到“万元户”的致富路。
提质扩围 品牌声量从无到有
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一直是影响香榧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释放更大的土地价值,大漆村村委会和务甬公司鼓励村民在香榧林中套种大豆和辣椒等农作物,日常对大豆、辣椒施肥和除草,同时也给香榧进行了管护,大豆种植还能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氮肥。经过几年的摸索,香榧长效产业套种短期农作物种植模式已见成效。2023年,全村套种大豆1650亩,实现产值100万元,村民增收又多了一条新路子。
除了“香榧+农作物”长短产业融合的施行,务甬公司还在香榧产品延伸赋能上进行探索创新,不断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2019年,经过帮扶单位的协调,务甬公司用1800万元帮扶资金建成面积5亩的加工厂,添置8台专用设备加工生产香榧干果。务甬公司也成功打造为整个西南地区集香榧种植、管护、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目前,礼盒装的香榧果已成为当地人喜爱的解馋零食和走亲访友佳品,每年供不应求,预计今年能实现集体经济15万元。
(戴鸿丹 申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