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给青春充电

夜校老师黄春柳带着学员学习烘焙。

夜校课堂上的蜡染手工艺吸引了学员们的兴趣。

更多精彩请扫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中迪 刘娟 胡晓梅 摄影报道

11月中旬,晚7点,绚烂的晚霞还停留在天空中。贵阳市观山湖青年夜校喀斯特校区内,一盏盏灯光渐渐点亮。

“啪嗒”,伴着开关声,烘焙课教师黄春柳走进教室,距离上课还有30分钟,她开始了课前准备。

揉面、发酵……“今天教学生们做碱水面包。”

黄春柳本职工作是老年大学烘焙课的老师,受共青团贵阳市观山湖区委员会的邀请,今年3月观山湖青年夜校首期开班后,她兼职夜校的课程。

“学员的年龄集中在18岁至35岁,下班后来为自己充电赋能。”黄春柳表示,年轻人大多喜欢学做甜品、面包、饼干等,每周她都会根据大家的意见定制课程,灵活授课。

董丁佳是最早来到烘焙教室的学员,家住观山湖区华润社区的她,只需步行10分钟就能到夜校。

“这段恰到好处的步行距离,让我上夜校的动力更足了。”董丁佳笑道。到达教室后,她帮着黄春柳一起准备授课需要的食材,“我是黄老师的老学员,从烘焙基础课学到进阶课,大家都成为朋友了。”

随着学员们陆续进入教室,夜校的课程也正式开始。分割面团、排气、揉圆、加入芝士和洋葱……大家跟着黄春柳的动作,忙得不亦乐乎。

90分钟的课时,董丁佳觉得很有趣,从事文职工作的她早就想学习一些烘焙技巧。“市面上的烘焙课程都得大几百元,夜校收费比较实在。在这里我既能学到东西,又能丰富业余生活,一举两得。”

和董丁佳想法一致的,还有第三次参加青年夜校课程的刘崇琴。

“声乐、燃脂、舞蹈、蜡染,我和朋友在夜校学了不少!”刘崇琴表示,夜校不断吸纳学员及群众意见,丰富课程内容。

当青年纷纷走进夜校时,夜校也在走近青年。

观山湖区推出青年夜校项目后,课程内容从首期的2种扩展至49种,包含游泳、吉他、美妆、国画、蜡染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到现代手工艺,从体育健康到生活美学,课程一经推出,就被学员们“一抢而空”。

为了确保课程质量和服务水平,观山湖区建立“青年夜校”教师库,储备青年教师60人,在师资审查中将教学质量、教学氛围作为第一评判标准,夜校教师分别来自区老年大学、区人才库、各类文艺协会,采用单位推荐、实地试课方式考察直至聘用,原则上夜校教师年龄严格控制在40岁及以下,确保教师和学员话题多、课堂青春气息浓厚。

共青团观山湖区委综合科负责人石圳凌说,为帮助青年进一步“吃透”课程,学校已开设摄影、古筝等24个进阶班,其中超过半数的学员都是老面孔。

青春不打烊,夜校充电忙。目前,观山湖区青年夜校已建立11个校区,共273个班,吸引4428名学员参与。

“叮”,烤箱响起,烘焙课学员们的碱水面包新鲜出炉,董丁佳看着自己的作品,格外兴奋。面包的焦香和麦芽香气弥漫整个教室,伴着欢声笑语飘向远处。

--> 2024-12-06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1036.html 1 给青春充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