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杰 通讯员 隆州军
11月25日,走进遵义市道真自治县云顶山黄精种植基地,金黄的银杏树下,郁郁葱葱的黄精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在除草、松土、施肥,现场一派繁忙。
这个基地由该县依托良好生态优势,引进种植大户建设。基地面积130余亩,采取“林上有果、林下种药”的模式,在原有的银杏林中种植黄精,实现一地生多“金”。
该县不仅引导群众在林下种植中药材,还着力引进企业和种植大户发展林下养蜂、养鸡、种菌,壮大林下经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让群众吃上“生态饭”,挣到“林中钱”。截至目前,全县林下经济发展利用面积已达29万亩,产值7.3亿元。
道真地处大娄山北麓,芙蓉江流域,山水林田洞同在,雄奇幽灵秀皆有,各种生态元素交相辉映,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1.35%,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数比达到100%,全年平均温度16.9℃。
立足林业资源、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该县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森林康养等产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初冬时节,隆兴镇浣溪村依然绿树成荫,道路两旁的乡村民宿招牌引人注目。这个坐落于青山中的村子,推门即见山水,平均海拔1250米,森林覆盖率达63%。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独特的自然景观,浣溪村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农旅一体化发展模式,按照“政府引导定方向、规划先行明目标、项目助推配功能、群众主体聚合力”的理念,引导村民建设乡村特色民宿,打造避暑旅游民宿集聚区,已发展民宿、农家乐26家,拥有客房218间、床位427个。
绿水青山激活的不仅是浣溪村,近年来,道真自治县抢抓旅游产业发展的东风,聚焦成渝游客出游需求,充分挖掘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潜力,做好“森林+康养”“森林+民宿”“森林+产业”和“森林+体旅”文章。今年1月至9月,该县共接待游客29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99亿元,提供就业人数8000余人,人均增收近4万元。
一江碧水,两岸绿树。若说道真人最喜爱的河流,玉溪河定然名列其间。玉溪河犹如一条缎带环绕道真县城,水清岸绿,鸟语花香。
曾经,随着县城区扩大、人口增长,玉溪河水质越来越差。道真启动城区黑臭水体整治行动,将玉溪河纳入整治范围,经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沟通、岸坡整治、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治理措施,玉溪河水质得到显著改善,恢复了碧水清流。
此外,该县还启动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坚持以水土保持为核心、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原则,有序有效推进。通过建设人居缓冲带绿化等内容,进一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通过大力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林业生态功能提升、土地综合整治等系列子项目,再现山清水秀。
同时,该县积极探索和实践城市更新“微改造、精提升”,在绿植景观提升上做文章,在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上补短板,在公园文化挖掘上下功夫,持续对城市街道、公园、广场等地进行提档升级,推动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宜居宜业水平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