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潘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这为教育数字化战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纲领。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充分发挥教育数字化的重要突破口作用,推动特色教育强省建设。
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把好“方向盘”。要进一步变革思维,转变理念,明确推动本地区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切实承担起战略指挥部的职能作用,努力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想中心、组织中心和指挥中心,切实提升数字素养和数字化领导力。建立和完善各级教育部门教育数字化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牵头负总责,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探索建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态跟踪机制、应用评价机制和多方联动机制。深入推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跨学科学习,利用智能技术探索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推动中小学智慧教育创新向纵深发展。
进一步构建供给体系,建好“资源库”。全面提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水平,探索将国家平台应用常态化纳入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评价体系,推动其在教师备课、课堂教学、课后服务中的常态化使用。积极推广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丰富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场景,不断满足师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深入打造本省特色的学科资源库,持续丰富完善各学科学段优质教学资源,引入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民俗等各类优质资源,促进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不断丰富平台资源类型。
进一步抓实样板建设,用好“试金石”。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才能走出教育数字化新路径。要认真理清试点工作思路,科学制定试点工作方案,把试点工作纳入近几年教育数字化工作重点任务。持续抓好国家级试点项目,要深入建好省级数字教育样板示范区、校建设,在全省遴选一批示范县(市、区)、试点校,形成可复制推动的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培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示范应用工作坊,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全省中小学教师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
进一步提升数字素养,下好“关键棋”。持续举办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相关竞赛活动,营造浓厚的教育数字化氛围。从战略高度研究制定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课程体系,统筹课程体系规划建设和实施,明确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拓宽培训渠道、扩大培训覆盖面,强化数字化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培育一批数字素养能力突出的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依托项目式培育,从教学理念重塑、数字管理能力、教学资源整合、数据分析应用等方面,对全省教育数字化管理人员、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开展系统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为推动我省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作者单位:贵州省电化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