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赫章天麻年产量超两万吨——

泥土生出“金疙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夏民 汪瑞梁

11月26日,毕节市赫章县平山镇万亩林下天麻种植基地里,小型铲车举起数十袋、上百斤重的天麻,穿过泥泞的林间小路运到路边装车。

“这可是好宝贝!在云南小草坝的天麻市场,这种好品质的天麻十分畅销。”看着即将装满的货车,来自云南的天麻收购商郑真树笑得合不拢嘴。“晚上就得发出,客户等着要,明天这批天麻就要销往全国各地的市场。”

作为毕节市天麻主产区,2022年以来,赫章县持续培育壮大天麻产业,积极整合各方资金累计投入1亿余元,发展天麻产业7万多亩,其中平山镇超过1万亩。

“我从事天麻行业10多年了,全国各地天麻主产区都去过,平山镇天麻品质至少可以排进前三。”郑真树拿起一个刚从地里刨出来的天麻介绍起来,鹦鹉嘴、将军肩、生姜皮、芝麻点、凹肚脐,正是纯正乌天麻的所有要素,而平山天麻已经集齐这些特点。

说到天麻种植,平山镇一带天麻种植最早可追溯到30年前。“小时候,我们村子里就有种植天麻的,我们是耳濡目染。”贵州凌之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徐超说。

2020年,看准平山镇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在外发展多年的徐超带团队回到老家,成立公司种植天麻。2021年,他们创新使用天麻种植营钵,解决天麻轮换种植和产量不稳定问题,使公司得到迅速发展。

“这一个天麻就可卖20多块钱,这一桶天麻的种子成本就回来了。”公司技术总监刘欢说,今年林下天麻亩产量550公斤左右,亩产值可达3万元。

如今,贵州凌之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平山镇的天麻种植规模已从最初的500亩扩大到3000亩,每年吸纳300人至500人就业。同时,在公司带动下,平山镇种植天麻共计1.1万亩,形成菌种加工、林下种植、订单销售一体化发展格局。

平山镇往西85公里,是赫章县天麻的另一个主产区——安乐溪乡。近年来,该乡依托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本投入,已形成集天麻菌棒生产、种植、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最近,安乐溪乡小河村天麻种植大户刘廷成,每天都在基地忙活。“今年我种了40多亩天麻,产值将近20万元。我背上这些有100多斤,能卖2000多元。”刘廷成说。

从一穷二白到产业兴旺,小河村走上产业发展大道。目前,该村天麻种植面积3350亩,年产量800余吨、产值3000万元以上,参与种植天麻的群众人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

该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安乐溪乡特有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得林下天麻的天麻素、天麻多糖含量高,质地结实且食用口感好。去年以来,全乡种植天麻1万余亩,产量达到3000余吨,产值1.5亿元。

10月20日,“神秘夜郎·阿西里西”赫章核桃、赫章天麻区域公共品牌推介暨IP形象发布会透露,赫章天麻年产量2万吨以上,综合产值12亿元以上,已成乡村全面振兴主导产业之一。

未来,赫章县将聚焦良种繁育、品牌培育、加工提升等方面,推动天麻产业向集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让赫章天麻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 2024-12-03 赫章天麻年产量超两万吨——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0807.html 1 泥土生出“金疙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