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朝政 周恩宇 郑雨潇
初冬,天气转寒。毕节市纳雍县曙光镇坝子村村民丁文礼坐在火炉旁,喜滋滋地盘点今年辣椒种植收成:种了6亩辣椒,毛收入4.7万余元,明年计划再多种点。
心里同样喜滋滋的,还有曙光镇的领导:今年全乡种了3000多亩辣椒,产值超过2000万元。小辣椒正逐渐成长为大产业,明年得扩大规模。
曙光镇的领导和群众都想到了一起:扩大规模。
给他们带来底气的,是贵州亿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因为有了这家企业,大伙不再担心辣椒销售问题。
走进公司的生产厂房,13个晾晒辣椒酱的池子一字排开,翻晒机正忙碌着搅拌翻晒辣椒酱。“池子里的辣椒酱有1000多吨,有500多吨已晾晒6个月,可以出售了。”公司负责人蒋弟博说。
蒋弟博是纳雍县百兴镇人,早年在外做工程、搞绿化、做餐饮。2017年回乡创业种藤椒,加工藤椒油。
一次偶然的机会,蒋弟博认识了四川郫县的朋友,了解豆瓣酱加工在郫县遍及家家户户。
“我们这里种辣椒品质很好,能不能也加工豆瓣酱?”带着这个想法,蒋弟博深入郫县考察,了解豆瓣酱加工工艺、市场前景。
回来后,蒋弟博认真分析在纳雍建豆瓣酱加工厂的可行性:一是原材料优势,这里种的辣椒品质上乘;二是加工厂建在原料产地,节约了物流成本。
同时,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蒋弟博突发奇想,能否将自己加工的藤椒油和豆瓣酱结合起来,搞藤椒油豆瓣酱?
说干就干。蒋弟博花重金从郫县请来豆瓣酱加工师傅,通过反复尝试,研究出藤椒油豆瓣酱。“口感特别安逸,送去检测,质量过硬。”蒋弟博说,他立即注册商标。
2022年,蒋弟博投资1100万元,在纳雍县曙光镇建起以豆瓣酱为主的辣椒加工厂。
工厂建起了,原材料供应的问题又来了。曙光土壤和气候是很适合种辣椒,可是种子太杂,技术参差不齐,种出的辣椒五花八门,无法保障豆瓣酱质量。
于是,蒋弟博自掏腰包,组织群众到云南文山、山东寿光等地考察学习,让群众了解辣椒品种和管护技术的重要性。
此后,蒋弟博和一家农业公司合作,购进二荆条品种,并从江苏徐州请来辣椒种植管护师傅,指导群众种植。
“前两年,公司将辣椒苗免费发放给群众,按照我们的技术标准种植,按市场价保底回收。每年,公司免费发下去的辣椒苗价值60多万元。”蒋弟博说。
刚开始,部分群众不相信技术师傅,按照自己经验种植管护;也有部分群众严格按照技术师傅的要求种植管护。采收时节,对比效果出来了,按技术要领种植的,亩产超过6000斤;不按技术要领种植的,亩产不到4000斤。这下子,老百姓的种植观念慢慢扭转。
原材料供应解决了,销售怎么办?蒋弟博利用在餐饮方面的人脉,试用自己的藤椒油豆瓣酱。由于品质好,慢慢赢得口碑。同时,蒋弟博还带着产品到食品加工企业搞推销、谈合作,慢慢打开市场。
“2023年豆瓣酱销路打开了。同时,我们打通鲜椒销路。品相好的走生鲜市场,销往广东、浙江等省。品相次点的,就加工辣椒酱。”蒋弟博说。
目前,公司豆瓣酱加工每年要消耗辣椒1000多吨,生鲜销售1000多吨,公司产值超过3000万元,直接带动群众种植辣椒6000多亩,产值超过4000万元。
“为帮助群众提升土地利用率,引导群众接茬种植,我们引进红菜薹、蚕豆等蔬菜品种,指导群众种植,我们按市场价回收。种两季,土地亩产值8000元以上。”蒋弟博说。
“今年,我们计划收取辣椒种苗成本价,公司召开群众会听取群众意见,没想到来了几百人。大家对公司的想法都表示支持,并希望扩大种植面积。”蒋弟博说。
下一步,公司将在加工豆瓣酱的基础上,扩大糟辣椒生产规模,建设火锅底料生产线、系列辣椒面生产线,带动更多群众通过种植辣椒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