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逍 王玉梅
11月29日,走进位于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草海镇的中垦薯业有限责任公司马铃薯组培中心,科技人员手持镊子,小心翼翼地将马铃薯瓶苗进行茎尖剥离脱毒操作后,再放进培养基中生长培育。从组培室生产的种苗迅速转运到旁边的种薯培育基地智能温室大棚内,通过苗床培育或无土栽培,进入扩繁环节。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有好的原种才有好的产量和品质。原原种是马铃薯的“初始代”,通过原原种生产原种,再生产一级种,才到农民手中下地种植,收获商品薯。
2017年,威宁引进中垦薯业有限责任公司入驻,逐步建成2万平方米的脱毒种苗研发基地,每年培育脱毒马铃薯组培苗约1.5亿株,繁育原原种超过1亿粒。
“我们从2023年就开始做杂交育种,不断通过品种研发、种植模式创新,提高马铃薯的抗病能力和产量。”中垦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日裕说,除了发展商品薯种植,公司今年3月份还建成一条8000吨的马铃薯全粉生产线,计划2025年内扩大到5万吨,届时可就地消耗30万吨到40万吨商品薯。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坚持“强牛壮马、稳粮稳菜、保烟保果”的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谋划“5+2”产业发展布局,把马铃薯、蔬菜、烤烟、苹果、养牛作为五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把威宁火腿、威宁荞麦作为特色产业做精做特。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实基础。威宁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各环节各链条做文章,通过补足产业链、延长产业链、强化产业链等形式,引导社会力量聚焦各大产业,呈现出主体多元、业态多样、形式多变的良好发展趋势,产业优势不断突出,产业成效日益显著。
马铃薯产业链式发展如火如荼,苹果产业链的改造升级也是方兴未艾。
威宁在强化对苹果产业科技扶持、项目保障和政策支持的同时,聚焦分拣分选、冷藏冷运等关键环节,积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时下正是苹果丰收季,在贵州威宁产投生态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各个基地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工人们穿梭果树下,忙着采摘、分拣、搬运……
在该公司厂房里,从各基地采收的苹果源源不断运来,苹果智能分选线高速运转。经一道道工序后,一箱箱威宁苹果准备就绪,等待出山。
“依托苹果,我们构建起‘一业主导、三产融合、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断完善集分选、包装、仓储、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助推苹果产业发展提质增量。”威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诚说。
马铃薯、苹果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的背后,正是威宁做大产业群、做强产业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威宁因势利导,引进培育优强企业,努力打造“威宁洋芋”“威宁苹果”“威宁高山冷凉蔬菜”等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特色品牌,推动农业产业行稳致远。
一项好产业就是一条增收路。目前,威宁商品马铃薯种植面积15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0万亩、烤烟种植面积21万亩、苹果挂果面积15万亩、荞麦种植面积15万亩,牛存栏43万余头,火腿年产量100余万只……一个个“威宁味道”产业链,共同勾勒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