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大型原创舞剧《王阳明》在六盘水上演

舞剧中融入少数民族文化。

舞剧演员谢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郭立 摄影报道

11月25日晚,由贵州文化演艺集团出品,贵州省歌舞剧院制作演出的大型原创舞剧《王阳明》在六盘水市凉都大剧院上演,生动再现了王阳明从人生低谷走向光芒万丈的人生经历。

当晚,凉都大剧院座无虚席。舞剧由《寻道》《悟道》《证道》三幕组成,讲述了王阳明得罪宦官刘瑾,被贬为龙场(今贵州省修文县)驿丞,在困难中日夜反省,最终顿悟的故事。

“整部舞剧共85分钟,剧情紧凑、情节跌宕,同时在舞蹈编排方面也有许多创新。”著名编舞、舞剧《王阳明》导演王亚彬介绍,创作团队十分注重舞蹈叙事性、抒情性、写意性的有机结合,歌舞性突出是该剧的一大亮点。“极简而震撼的视觉效果,既能让观众沉浸在‘心学’诞生的传奇故事中,更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舞蹈的意境美。”

在第一幕《寻道》中,宦官刘瑾独自坐在高台上,诡异的妆容和夸张的服饰让人不寒而栗;在第二幕《悟道》中,王阳明在高低不平的楼梯上攀爬前行,让人联想到入黔之路的崎岖坎坷……含蓄而不晦涩的舞蹈动作,拉近观众与舞剧艺术的距离。

“团队尽可能站在观众视角创作,构思出许多直白又不失美感的表现形式。即便不了解王阳明的生平,也能轻松看懂他的故事。”王亚彬说。

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是贵州省“四大文化工程”之一。在贵州省歌舞剧院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邓渊看来,用艺术方式推动王阳明哲学思想在不同文化空间传播交流,是贵州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舞剧《王阳明》筹备耗时2年左右,最难的是将哲学和舞蹈巧妙结合。”邓渊说,“知行合一”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也对后世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创作该剧的初衷,就是想为观众传递阳明心学为何诞生在贵州,阳明心学有何时代价值,如何传递中华美学精神等思考。“希望舞剧能进一步激发观众探寻阳明文化、感悟阳明文化的兴趣,进而更好传承阳明文化,让阳明文化奔流向前、生生不息。”

值得一提的是,该舞剧中还加入苗族舞蹈、傩面等贵州元素。邓渊希望借助王阳明这一“IP”,更好地弘扬贵州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进一步推动多彩贵州文化繁荣发展。

--> 2024-12-0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0791.html 1 大型原创舞剧《王阳明》在六盘水上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