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合春)今年,遵义市红花岗区以“红城荟助”社会救助品牌建设为抓手,积极组织各镇(街)社会救助驿站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各项救助活动,进一步落实救助政策、提升救助能力和水平,用实际行动温暖困难群众。截至目前,该区共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资金4638.3万元。
11月25日,红花岗区北京路街道社区事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来到插旗山社区特困供养人员金敏(化名)家中,详细了解一家人近来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
面对工作人员的关怀,金敏(化名)连声道谢。年过七旬的金敏(化名)有一个重度残疾的女儿,她的老伴几年前过世后,她和女儿便只能靠着老伴的遗孀补贴金维持基本生活。
“那段时间生活窘迫,还要独自照顾生病的女儿,常常感到无助。”金敏(化名)说,街道了解情况后,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帮助她办理了相关社会救助申请,还经常安排人员过来看望她,与她谈心,叮嘱她注意身体。这些细心关爱让她觉得很温暖,日子渐渐安心、舒心多了。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北京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紧紧围绕重病、重残等特殊群体和因病因灾因意外等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强化走访摸排,及时掌握其生活状况、身体情况,并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员按政策纳入低保、特困等救助范围,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不断夯实民政兜底保障网。
红花岗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紧紧围绕社会救助工作职责,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提升救助效能,统筹做好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和特困供养工作,着力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生活更有质感、惠民答卷更有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