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定县融媒体中心 黎伟 王建辉 王应
“每家每户都在家里安了污水处理池,路上干干净净的,洗衣服也不用跑到井边了。”12月1日中午,黔南州贵定县云雾镇铁厂村村民陈绍芳刚做完农活,回到自家院子洗手。她对家门口的污水处理池,赞不绝口。
“乡村美不美,低头看看水。”乡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的重要一招。今年以来,黔南州生态环境局贵定分局根据相关村寨区位条件、人口聚集程度、污水排放等情况,因地制宜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治理。
铁厂村村民家里的污水处理池,由一大一小两个方池相连。村民日常的生活用水,通过大池排到小池,经简单过滤后,通过地下管网集中排放。
“以前村里污水到处淌,有时候走在路上,要踮着脚。”云雾镇铁厂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夏荣平说,“县里开展污水治理,我们村300多户人家建设了污水处理池。村里环境整洁了,大家的生活习惯也变得越来越好。”
盘江镇音寨村,一个个新建的污水井盖之下,新铺设的污水管网如同“毛细血管”,将村民家的生活污水收集起来,有效避免污水外露、溢流、外水入侵等,给村民们带来极大便利。
与云雾镇铁厂村“家门口先行过滤”不同,盘江镇音寨村采用的是“先集中收集再治理”,通过井盖下的管网,收集污水到人工湿地集中处理,过滤达标后再排放。
“按照《贵州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COD浓度不能高于100mg/L。”正在音寨村人工湿地检测污水的黔南州生态环境局贵定分局工作人员解释说,“COD的意思是化学需氧量,数值越高,污染越严重。这里的COD浓度是30左右,说明这套设施处理还是比较有效的。”
在音寨村街上做生意的村民韦群,看到新修的管网和井盖后开心地说:“以前路面上有污水的时候,看着有点心烦。现在干干净净,我们做生意更加顺心了。”
“加强乡村环境治理,修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效处理村寨生活污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贵定县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今年以来,该县累计完成30个行政村的污水治理管控和34套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场站整改,待所有工程全部完工,可覆盖解决50多个行政村、20000余户的生活污水治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