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冬日一口鲜,一日内送达

赤水市融媒体中心 张浪

冬日里,位于天台镇的赤水市扬程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分热闹,务工群众忙着打包、分拣冬笋。每年立冬后,冬笋经销商汪进便开始在各乡镇大量收购冬笋。

“我们的新鲜冬笋,川渝地区2个小时以内送达。其他地方的话,为了保鲜,通过空运能保证24小时内送达。”汪进边查看冬笋产量边介绍。

冬笋产量有限,深受消费者喜爱,是老百姓冬季餐桌上的美味山珍,也是当地村民的“绿色银行”。

这段时间,笋农把冬笋拉到合作社收购的价格是每斤15元至18元。合作社收了冬笋,分级分类进行粗加工,切笋去节、打包装箱后销往上海、珠海、深圳等地。

忙着打包冬笋的天台镇三块村村民周明楷,从家里到合作社需要步行十多分钟。最近半个月,他加班加点分拣冬笋,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等后面更多订单量做下来,工资能够翻番呢。”

味美至鲜的赤水冬笋,无论是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还是销往全国其他省份,已形成一条采挖、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冬笋经济火热,当地村民奔着好日子,越忙越有劲头。

沿着竹林间的乡村公路,笔者来到葫市镇天堂村高山上的成片竹林,翠竹郁郁葱葱,一个个藏于地下的冬笋蓄势待发。锄头挖笋的声音此起彼伏。采笋小分队上午深入竹林寻笋、采笋,下午就忙着出售新鲜冬笋,主打一个发货畅通、迅速出山。

“快看我挖到的冬笋,大个头的有三四斤,这两天一个能值30多元。”今年52岁的笋农吴思德,家里有8亩左右的竹林,三五结伴,组成挖笋小分队一起进林挖笋。

镇、村里的村干部和党员志愿服务队也加入采笋小分队,边挖冬笋,边给笋农宣传冬季用火、禁毒、反诈等安全知识。

村民吴思德干劲十足,他采挖全凭经验丰富,既要看竹丫长势,也要看竹鞭走向,调整锄头开挖,保证笋的完整。

“冬笋才上市,价格好得很!带壳的批发价每斤12元,今天一直挖,能有好几百块钱!”挖笋的村民满心欢喜。

路通,冬笋出山真方便。

冬季天黑得早,16时左右,笋农们陆续背着挖到的冬笋下山,等着收购商上门收购。

葫市镇金沙村的冬笋收购商,每天17时就开车沿路收购。

“你的这包6斤冬笋,69元。”

“40斤大的冬笋,6斤小的冬笋,一共478元。”

…………

每天的市场价格有起伏,收购商也有很多,冬笋都是分类收购,所以挖笋挖得好、不破损,价格自然高。

冬笋一口鲜。竹林里,更多笋农抢抓时节,忙着挖冬笋。

--> 2024-12-0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0771.html 1 冬日一口鲜,一日内送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