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为“一斤肉价随礼”点赞

丁家发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高陇镇龙匣村有一风俗近日引发关注。村民办酒时,乡亲们按当下一斤肉的价格,折现送上礼金。12月1日,龙匣村有村民告诉记者,按“一斤肉价随礼”是老一辈传下来的风俗,已经形成村规民约,大家都这么送礼,为的是表达心意,乡亲之间随礼没有压力。(12月2日极目新闻)

红白喜事随礼,不仅是传承已久的民间风俗,也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世故。但随礼攀比之风,令不少人苦不堪言。“一斤肉价随礼”风俗引发关注,反映民众对减轻人情负担的期盼。这样的好风俗,真正体现了礼轻情义重的内涵,值得大力提倡,从而进一步减轻民众人情往费的负担。

眼下,一些地方随礼相互攀比之风愈演愈烈,随礼的金额也水涨船高。在讲面子和攀比心理的作用之下,给少了拿不出手,参加婚丧嫁娶酒席的人,有时不得不违心地拿出不菲的礼金。几场婚礼参加下来,一个月的工资收入送出去可能都不够用。为了能“回收”送出去的礼金,一些新人在举行自己的婚礼时,又常常通过暗示或其他方式,想办法让随礼的金额能够“再上一层楼”。如此恶性循环,随礼的金额越来越高,成为让民众叫苦不迭的人情负担。

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人情大似债,一部分地区特别是脱贫地区的民众,常常因红白喜事随礼钱高涨而不堪重负。而“一斤肉价随礼”的好风俗,送个祝福和心意,避免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等不良现象,为节俭办酒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可以说,“一斤肉价随礼”真正回归了人情本义,也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为了减轻民众人情负担,各地政府部门可以大力倡导类似节俭办酒好风俗。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和合理引导,让民众摒弃一些陋习和不良风俗,在操办红白喜事时不再攀比随礼的数额;另一方面,要为民众接受好风俗、节俭办酒创造条件,比如,由政府有关部门主导举办一些集体婚礼。

--> 2024-12-0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40769.html 1 为“一斤肉价随礼”点赞 /enpproperty-->